-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章 神秘的魔圈
第五章 神秘的魔圈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第一节 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二节 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 第三节 中国套盒与西洋项链 第四节 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 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符号完全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决定于各自所属的符号系统。要脱离任何语言系统来思维或表达思维,都是不可思议的,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要深入理解中西的不同文化特质,也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系统的比较。 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有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使用不同的语言,应该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如果亚里士多德会讲汉语,他就不会是亚里士多德;如果孔子会讲英语,他就不是孔子。” 第一节 语言、思维与文化 18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特堡开始关注语言和思维文化的联系:“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之中编织出语言,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这道魔圈,他只能从一道魔圈跳入另一道魔圈。” 海德格尔也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 ……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因此,两家的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 。 圣经中关于“巴比塔” Babel的传说。 巴别塔Babel Tower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创11:1-9 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具有本体性 关于语言决定思维和文化面貌的系统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前半期,这就是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二人共创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他们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既能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又能限制人们思维;相似的语言能够得出相似的世界图像(world vision),语言模式决定人的世界观,语言结构决定人的观念形态。 似乎过于绝对化。 “它看到了某一民族的思维、文化之间的某种因果联系或对应关系,但是它又是把这一联系或关系绝对化起来,变成了决定论或者确定论的命题。它用一个按传统是强科学主义的假说(强确定性命题)来处理一个人文性的对象(也即具有或然性、概率性的对象),这正是该理论的根本弱点。” 尽管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受到置疑,但语言与思维、文化联系密切并相互制约的观点是获得充分肯定的 中国人认为语言是工具性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言与意关系的独特思考。强调语言的工具性;有文字学,却没有语言学。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意在言外”,“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多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和精神与思想的不可言说性。 不少学者指出中西语言的差异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密切相关。 著名东方学家季羡林说:“我们观察汉语,必须从最根本处下手,从中西基本思维模式或方法之不同处下手。我认为,西方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基本的思维模式则是综合的。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一点综合都没有,东方一点分析都没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天下百分之百纯粹的东西,如果不是根本没有的话,也是极为罕见的。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研究个案 (西方分析,中国综合)汉语文化喜欢把过失归于自身,英语文化常常诿过于人。汉族人思维趋静,西方人趋动。 汉语说“她嫁错了人”,而英语习惯说“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guy”,中英语句的差异在于:“说汉语的人把错误归于主语所做的动作,说英语的人或许只是报道主语想嫁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