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三公经费问题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研究

深化“三公”问题治理的建议 3、改革审计制度,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 我国各级审计部门隶属于各级政府,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变审计部门现在的尴尬地位,可以借鉴目前国外的几种模式:隶属于立法部门,主要审计政府财政;隶属于司法部门,拥有一定的司法权限,强化法治;独立于三部门之外,直接对法律负责。 * 深化“三公”问题治理的建议 4、改进预算体制 修改《预算法》,把“三公”经费纳入《预算法》的管理范畴,为“三公”经费的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改进财政预算分类设计,专设“三公”经费科目,使其无处藏身,堵住制度缺陷。 * 深化“三公”问题治理的建议 5、建立社会监督平台,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离不开社会的监督。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伍弢.刍议三公消费[J].时代金融,2013(01):69-70. [2]马占稳.深化治理三公消费的几点思考[J].党建新论,2012(01):55-58. [3]王佩君.浅谈中国“三公”消费的现状及政府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3(03):188. [4]王业兴.中外“三公消费”治理的借鉴意义[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4):39 -46. * * 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研究 制度与理念并行 * 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研究 摘要 “三公”经费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势在必行。除了政府正在采取的加大透明公开力度和引入民主监督的办法外,还应该从更深入的原因入手,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财政预算和民主监督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三公”经费 公共财政 财政预算 民主监督 * 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研究 什么是“三公”经费 我国“三公”经费问题现状 现阶段“三公”治理存在的问题 “三公”问题产生的原因 深化“三公”问题治理的建议 * 什么是“三公”经费 什么是“三公”经费 公务差旅 * 什么是“三公”经费 公车购置与运行 * 什么是“三公”经费 公务接待 * *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1、数额巨大 2006年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报导,我国官员一年公款吃喝费用达2000亿,公车消费达4000亿,公务出国费用3000亿,共计9000亿元,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将近25%。 这个数字虽然被官方否认,但权威部门也没有能够给出具体的数字和令人信服的数据。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2、监管缺失 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三公”经费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也不在财政预算之内,这就给各地各部门的支出提供了便利,因为谁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花在了哪里,公众不知道,恐怕部门自己都不知道,监管无从谈起。 * 我国“三公”经费现状 3、影响严重 我国目前有5000多万公务人员,“三公”经费直接影响到这5000多万公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公车改革难以为继,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公款出国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这些钱到头来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当纳税人发现自己的钱被花费在公款吃喝上,结果可想而知,政府很难再被信任,失去公信力,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 现阶段“三公” 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三公” 治理存在的问题 2011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指出将把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中央财政预算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收社会监督。随后,国务院要求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和决算情况。可以说中央政府对于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的态度是坚决的,初步措施也是大胆而果断的。但其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 现阶段“三公” 治理存在的问题 1、有些部门对公开“三公”经费持消极的态度。在“三公”经费公开的时间上普遍拖延,2011年国务院要求中央本级部门在6月底之前公开数据,但是除了科技部,都没有在时限内公开。地方政府除了北京、上海、陕西等几个省市外,响应者更是寥寥无几。 * * 现阶段“三公” 治理存在的问题 2、公开的“三公”数据过于简略。 在2011年公布的中央部委级“三公”经费中,只有审计署是最详尽的,其中对公务用车的说明是,共消费约1230万,一是车辆购置支出115万,二是运行维护费1114.65万,平均每辆5.41万。而其他部门大多含糊其辞,没有使用明细。有些则只有决算数没有预算数。地方政府中除北京上海外,其他也都是模糊不清。 * 现阶段“三公” 治理存在的问题 3、预算体制存在缺陷,统计口径不统一。 《预算法》中没有对“三公”经费预算做出具体规定,比如公车的购买标准,维护标准,使用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