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界四大坤旦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即“上海四大名旦”。30年代,由于北方出现了“四大名旦”,上海新闻界不甘落后,也由部分推举出上海四大名旦:赵君玉,刘筱衡,小杨月楼,黄玉麟。但这一名单井未获得广泛承认,流传不广。还有一部分舆论界的人士认为”上海四大名旦”应为:冯子和,毛韵珂,欧阳予倩,小杨月楼。其实除这几位以外,当时在上海著名而有成就的京剧旦角还有:贾壁云,芙蓉草,王芸芳,王兰芳,王灵珠等,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保持稳定的艺术声望。上海四大名旦之说,始终不能与四大名旦井列争衡,也未能持久存在。
中国的京剧有“四大名旦”,也有“四大坤旦”。谁是“四大坤旦”?并不是上海人口中的方慧珠、童芷苓、李玉茹和吴素秋,而是见诸文字记载,为人们所共认的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和杜丽云。
清末上海的髦儿戏班
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上海是当时最开放的地方,光绪、宣统间,即有郭凤仙专演武旦戏兼工武生,这是坤角演武戏之嚆(读:hao)矢(嚆矢意为“响箭”,比喻“先声”)。继之又有武生小宝珊,宁小楼、小春来,武旦牡丹花、飞来风、一阵风等应运而生,一时武行人才济济。到了清末,上海髦儿戏盛行一时。法界群舞台有老生恩晓峰,花旦张文艳、武生小宝珊,宝善街丹桂茶园有青衣刘喜奎,武生牛桂芬,老生桂云峰,花旦白玉梅,群仙茶园有文武老生小长庚,武旦一阵风,花旦小金仙,大这争看坤角戏,并且掀起一股捧角(坤角)风,好不热闹。然而好景不长,犹如昙花一现,民国成立后反而日趋衰落,但是北京当时的女演员多习秦腔,即使清末名噪京华的刘喜奎、鲜灵芝、金玉兰、小香水、金钢钻辈,也无不出身梆子班。所有后来的京剧界成名的女演员,十九来自上海,因而追本溯源,上海可称得上是坤角的发祥地。
男女合演和坤班兴起
辛刻鼎革后,北京城一度市面萧条。一九一三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唐少川(绍仪)组阁,赵智庵出长内务部,为了繁荣市面,维系人心,开男女合演之禁。俞菊笙的儿子武生俞振亭,是梨园行长袖善舞的一位能人,他见有机可乘,首先呈报京师警察厅,在香厂建立戏棚,组成双庆社。约来金月梅、孙一清、金玉兰等坤角,首先举办男女合演,俞振亭自演大轴。由于标新立异,观众为之耳目一新,好奇者争先往观,颇具号召。京中各戏园闻风而起,自此津沪有名的女演员接踵而至,最著名的是老生恩晓峰,她能文能武,头天打炮戏演的是《连环套》的黄天霸,与名角孟小如、荣蝶仙、刘春喜等同班,演出地点是前门外大栅栏的广德楼。但好景不常,未几,京中著名艺人联名向正乐育化会(梨园公会前身)提出:“男女合演有伤风化,应予取缔”,经呈报京师警察厅批准,限期施行。于是坤角又想继出京。当时前门外粮食店中和园主薛翰臣创议组办坤班,由清一色女演员演出,从天津约来小翠喜、金凤奎、张小仙等人,继之又有三庆园、庆乐园、广德楼,于是坤班兴起,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一年的七年间,京中坤班就有鸿顺社、庆和社、崇雅社、维德社、太平社、共利社等近十家之多。当时名噪京华的京剧女演员,先后有老生李桂芬、小兰英、姚玉兰、姚玉英,旦角刘喜奎、张小仙、金月梅、鲜灵芝、福芝芳,武生梁春楼、梁花侬、赵紫云等,这些人可谓坤角之前辈了。
城南游艺园
一九一九年岁次已未,北京有个广东籍商人彭秀康在香厂南角买了几十亩荒地,开辟了一所与上海新世界“大世界”风格截然不同的游乐场叫城南游艺园。那里百戏杂陈,应有尽有,最大的剧场演京剧,有楼厅也有包厢,日夜两场完全由坤班演出,是“崇雅社”的班底。从上海来到北京的坤角,大都先在城南游艺园招徕顾客,一批批从上海的请坤角来演,它即为坤班演出建立了固定演出地点,也帮助了无数有才华的女演员成名。本文所谈的“四大坤旦”都在那里挂过号。最早在“游艺园”一唱而红的是碧云霞和琴雪芳。
碧云霞是谢玉山家养女,出生于上海,一九一三年进京,当时正是京剧鼎盛时期,都中名角荟萃,杨、梅、余鼎足而立,坤班已趋向衰退,进不了大戏园子。自从来了碧云霞,竟然轰动九城。原因有三:一、她在台上洒得开,很会做戏,台风冶荡有诱惑力;二、所演剧目新颖,多为海派戏如《孟姜女哭长城》、《三戏白牡丹》等等;三、北洋军阀大事捧场。这样一来打破了两条惯例,一赂只有小市民去逛的游艺园,竟然常有带了四个马夫乘汽车来看碧云霞戏的将军们。京中盛大堂会原来从无坤角参加,也出现了碧云霞的节目,那时碧云霞还排演了不少新戏,其中有一出《络纬娘》就是《纺棉花》,九腔十八调号召一时,与她配丑角张三的是朱凤云(宋宝罗母)。提起《纺棉花》虽然是小马五当年唱红的,然而马五究竟是男旦,坤角演《纺棉花》在台上大卖色情的噱头的,碧云霞实为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