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博物馆的描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历史博物馆的描述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湖名的由来有三:一 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 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叠水:位于龙湖湖畔,利用自然山体的高差人工造景,改造成叠水瀑布,既有缓冲水势的功能,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水流随层叠的山势流淌而下,较之飞流直下的瀑布少了一些冲撞之感, 较之平缓的湖面又多了一丝节奏感与韵律之美 。 校史主题公园 校史主题公园立意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和谐交融,寓校史教育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成龙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校史长廊和浮雕墙两部分构成。校史长廊以校园步行道为依托,以学校发展历史为线索,以学校各个发展阶段主校门为景观,系统、客观、简要介绍学校发展史;浮雕墙长约120米,依照自然山势,以浮雕形式再现学校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或重要事件。师生员工在校史主题公园休闲散步自觉接受校史教育,激发爱校、敬校热情。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农工学院的校门微缩景观。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行,我校的发展起源于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大学的校门的微缩景观。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师范学院校门的微缩景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 现在,我们的时光长廊就已经走到了现在。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北大门的微缩景观。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穿越了我校发展的时光隧道,我们就来到了成龙校区的博观广场,这里是整个校园的最高点。广场中央的有一块“博观石”,这块石头重约50吨,产自成都的著名风景区——银厂沟。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