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常见遗传病
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染色体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线粒体基因遗传病 体细胞遗传病 染色体病的类型 一、常染色体病 (一)21三体综合征(Down’s syndrome) 发现: 21三体综合征也称为Down综合征或先天愚型,1866年英国医生兰登.道恩Langdon Dow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报道,故命名为Down综合征。 发病率: 据统计新生儿中Down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1000~1/500,我国目前大约有60万以上的Down综合征患儿,全国每年出生的Down综合征患儿可高达27000例左右。Down综合征发病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增高。 临床表现 21三体综合征 1959年莱杰沃斯(J.Lejeuce)对这类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病人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形态、大小接近于21号的染色体,所以认为这种先天愚型是由于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故称为21三体综合征。 染色体显带技术 定义:借助特殊的处理程序,使染色体的一定部位显示出深浅不同的染色体带纹。这些带纹具有物种及染色体的特异性,可更有效地鉴别染色体和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染色体显带技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 染色体经化学试剂处理染色后即可显现深浅相间的带纹。染色体的这种带纹图像,称染色体带型。不同的染色体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带型,所以可将其作为识别不同染色体的标准。 目前较为成熟的显带技术是G 、R 、Q显带。 染色体带型的确立,还为深入研究染色体的异常及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显带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目前还能观察到带纹更加丰富的染色体——高分辨带。染色体的这种高分辨性带型也称染色体亚带。它提供更多的染色体畸变细节,有助于发现染色体的细微异常,使染色体的定位更加准确。(P20) (二)18三体综合征 发现:1960年爱德华兹(Edwards)等首先报告本病,故又称为Edwards综合征。 病因:1961年Patau证实了该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18号染色体,因此本病命名为18三体综合征,这是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的常见染色体病。 发病率: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3500~1/8000,但在某些地区或季节明显增高。患儿常易发生产间死亡或新生儿死亡,出生时体重一般不足2500g。 临床表现 (三)13三体综合征(Patau’s syndrome) 发现: 1960由帕陶(Patau)首次发 现本病,故又称帕陶氏综合征。 发病率: 患者13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这种病的发病率很低,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5000,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发病率与母亲年龄增大有关,但患者的畸形比上述两种综合征严重,99%的13三体型胚胎导致流产。出生患儿有45%在一个月内死亡,90%在6个月内死亡,不到5%活到3岁。 临床表现 (四)猫叫综合征(5p-综合征) 发现: 1963年由勒祖恩Lejeune等首先报道,因患儿具有特有的 猫叫样哭声,故称为猫叫综合征。 病因: 1964年证实本病为第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所致,故也 称为5p-综合征(下图)。 发病率: 这种病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50000,在智力低下患儿中约占1%~5%。 临床表现 (五)18q-综合征(De. Grouchy’s syndrome) 病因: 德-格罗乌稀综合征是由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了一段引起的。 临床表现: 声调低,生长迟滞,智力低下,小头小脑,脑形异常,口角下弯,大耳,常封闭,眉间距大,眼球震颤,伴有隐睾症,手指纤长。 患者男、女发病机会相等,存活期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二、性染色体病 (一)Turner综合症 发现: 1938年Turner首先描述了这种病例,故命名为Turner综合征,患者主要为女性。随后发现患者体内有条索状卵巢,无卵泡发生,因此也称为性腺发育不全。 病因: 1954发现多数患者的X染色质阴性。1959年,查出Turner综合征患者仅有一条X染色体,即45,XO核型。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其母亲怀孕年龄偏高有关。 发病率: 在新生女婴中Turner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5000,但在自发流产胎儿中可高达18%~20%。 临床表现 患者虽过青春期,但第二性征不发育,婴儿型生殖器,阴毛稀少,乳房发育不良(右图)。 身材矮小,很少超过152cm,50%的蹼颈,70%的肘外翻,智力差,低位畸形耳,赀赘皮和上睑下垂,平板胸,面部表情呆板。 35%的有心血管病,80%的肾脏畸形,尤以马蹄肾为多。 一般卵巢发育不良,原发性闭经。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2∕T 2382-20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应急规范》.docx VIP
- 消防基层指挥员如何做好初战控火指挥.pptx
- EN IEC 63118-1-2024 用于汽车启动、照明、点火(SLI)应用和辅助用途的12V 锂离⼦⼆次电池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最新版).pdf VIP
- 工程机械焊接结构图.ppt VIP
- 2025年宜昌当阳市招聘工会协理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课件专题四教学课件.pptx VIP
- 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双减课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