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着作权理论的基本架构 - IP Key.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着作权理论的基本架构 - IP Key

(三)将商标用作商标以外的商业标记 *有可能构成侵害商标权 1、恶意地将他人商标用作商品名称或装潢 *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的区别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恶意地将他人商标用作商号 *与司法解释第1条第1项的区别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惠工的“海菱”牌——海菱的“惠工”牌 3、恶意地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 *与司法解释第1条第3项的区别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四)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恶意注册或使用驰名商标 1、驳“驰名商标权”(司法解释第1条第2项) “复制、模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不限于类似商品≠不考虑商品类别 Safeguard案 2、“淡化”是多余概念 Schechter,1927年,The R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 纳入“不正当竞争”,考虑恶意 (五)恶意使用其他商业标记 1、恶意使用企业名称或姓名 *与企业名称权和姓名权保护的区别 2、恶意使用域名 驳域名权 《关于审理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项:“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域名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构成不正当竞争。” 3、恶意使用商品或服务外观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问题 关于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解释:“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 缺陷:叠床架屋;解释牵强(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小肥羊);容纳范围有限 “北方牌家家酒1999年10月18日前并未形成知名或驰名商品……汾酒公司主张老传统公司恶意抢注商标,证据不足,不予认定。” 4、恶意使用作品标题 《德国商标法》第5条规定:“公司标志和作品标题应被作为商业标志保护。” *竞争者 小结 1、厘清设权规则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的关系,避免“权利”概念的泛化 2、根据侵权法原理认定不正当竞争,尤其要注意“过错”要件 3、基于商标权规则的局限,反不正当竞争对于商业标记的保护至关重要 4、其他商业标记的保护在多数情况下实质上是未注册商标保护 谢谢 lichen2003@ruc.edu.cn 李??琛??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曾获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0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2008)、法学院2007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法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奖(2006)。 商业标记与反不正当竞争 主讲人:李琛 一、不正当竞争的含义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性质 (一)不同语境下的“不正当竞争” 1、本源意义上的“不正当竞争” concurrence déloyale(不诚实竞争) 法民第1382、1383条 德民第826条: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法对他人故意施加损害,虽受害人负损害赔偿的义务。 德国1909年法:“凡在商业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而违反商业上善良风俗者,受害人得向其请求停止其行为及损害赔偿。” 法益 史尚宽:法益乃法律间接保护之个人利益 洪逊欣:法律之反射作用所保护之利益 2、英美法上的“竞争法” Passing off——侵权法上的欺骗(deceit)和虚假陈述(misrepresentation) Laddie:“普通法没有承认一个商人有一般性权利去抱怨他的竞争者损害了不诚实的商业习惯。”(1998) competition law 3、“不正当竞争”的整合基础的变化 (1)侵权行为——法益之侵害 (2)工业产权——产业活动中的利益 博登浩森:“工业产权是一个传统的但是不十分精确的词。” Roubier:顾客权 (3)竞争规制——竞争秩序 公平交易法;不公平贸易行为 德国2004年法:禁止足以损害竞争者、消费者或其他市场参与者, 且不仅非显著地妨碍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假辩论 知识产权法说:以工业产权为整合基础 公私法双重属性说:以竞争秩序为整合基础,是规范概念 (三)作为知识产权的制止不正当竞争 1、违反诚实商业习惯的竞争行为 2、只有一部分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有关 3、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是私法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