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_对联_仿写 宏达.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辞_对联_仿写 宏达

修辞 对联 仿写;仿写仿什么? 1、仿句式: (1)仿句的陈述对象(主语) (2)句子的固定格式。 (3)相对应的词性。 2、仿修辞。 3、仿语境:语境。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色彩角度:感情上句子包含的褒贬之情,多用格调高雅的词句。;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   (2)句式一致。   (3)词性相对。 (4)结构相应。   (5)内容相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喻的种类;关键条件:;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二、拟人;例:1、扩大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2、缩小夸张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 3、超前夸张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四、排比;五、对偶; ;七、设问;八、反问;1.(2012·北京)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解析:文章结尾“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的特点是用否定的语气表??肯定的意思,起强调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强调读书对人内心体验的作用,并非强调“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答案:D;2.(2012·泰安)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解析:D项是拟人。 答案:D;3.(2012·随州)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不同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解析:B项是比喻、设问,其他三项是拟人。 答案:B;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5.(2012·山西)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2分) A.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B.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D.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香养耐性;解析:D项中“竹”对“琴”、“菊”对“棋”、“梅”对“书”是恰当的,而“兰”对“香”是不可以的,因为“兰”是名词,而“香”是形容词,词性不对等。上联的“可养性”与下联的“养耐性”的结构不一样,也构不成对偶,所以本题选D。 答案:D;6.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解析:对对联的基本要求就是“对”。一般要求词性对应,字数相等,形成对偶。本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降低了难度,从对应原则看,A项和C项符合,二者相比较,A项最准确。 答案:A;7.(2012·吉林)春花秋月,绿柳鸣禽,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