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白山火山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 - 地震地质
第 31卷 第4期 地 震 地 质 Vol.31,No.4
2009年 12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Dec.,2009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9.04.002
长白山火山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
吴建平 明跃红 苏 伟 房立华 王未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 利用面波层析成像和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对长白山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长白山火山区附近存在岩石圈减薄、上地幔软流圈增厚以及上地幔 S波速度降低等与
上地幔高温物质有关的现象,它表明长白山的岩浆系统一直延伸到上地幔软流圈范围。天池火山区
地壳内部存在明显的S波低速层,在离天池火山口较近的WQD台附近,低速层顶部埋深约8km,厚度
近20km,S波最小速度约22km/s。在距离天池火山北部50km的EDO台地壳中没有明显的低速层。
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总体表现出距离天池越近,地壳的 V/V越大,低速层的厚度和幅度增加的特
P S
征,表明天池火山口附近地壳内部存在高温物质或岩浆囊。CBS台站不同方位的接收函数及反演结
果表明,地表低速层厚度以及莫霍面深度存在随方位的变化。地表低速层在南部方向明显较厚,莫霍
面深度在南部天池火山口方向存在小幅度抬升。CBS台站附近特殊的近地表速度结构可能是该台站
记录的火山地震波形主频较低的主要因素。天池火山口附近莫霍面的小幅度抬升意味着存在与火山
作用有关的壳幔物质交换通道。
关键词 长白山 火山 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
中图分类号:P3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09)04-0584-14
0 引言
长白山火山位于东北裂谷系最外侧的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地区,近5000年来长白山天池
火山发生过多次喷发,其中发生在公元 1200年的火山喷发是世界上近2000年以来最大的喷发
3
之一,喷发物的体积达到 120km 左右(刘若新等,1992,1998;Weietal.,2004)。根据历史记
载,1200年大喷发之后,长白山天池火山又相继发生过3次中小规模的喷发。
长白山火山是全球罕见的可能与深震带有关的火山。太平洋板块以95cm/a速度和大约
25°的角度沿西太平洋海沟向下俯冲,经日本岛、日本海直至中国东北地区的晖春、牡丹江一带,
震源深度达到600km左右。长白山与俯冲板块产生的深震带的最近距离约260km。在板块俯
冲带附近,距离俯冲海沟中心线 150~200km通常形成火山岛弧,主要是由于俯冲板块在地幔
内部发生脱水相变,使上覆岩石固相线降低产生部分熔融造成的。长白山地区火山岩同位素研
究表明,火山岩浆源区具有明显受海洋地壳俯冲影响的特征(解广轰等,1988;刘若新等,
1998)。
人工地震测深结果显示,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壳内部存在明显的 P波低速度层(张先康
〔收稿日期〕 2009-07-14收稿,2009-09-08改回。
〔基金项目〕 地震行业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B040101)和地震科学
联合基金(106023)共同资助。
4期 吴建平等:长白山火山区壳幔 S波速度结构研究 585
等,2002;赵金仁等,2003),异常的最大幅值约4%。汤吉等(1997,2001)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
法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进行了研究,认为天池以北和以东地区存在明显的高导体。尾波 Q值结
构研究(Wuetal.,2006)揭示天池火山口附近Q值比外围地区明显偏低。Zhao(2004)根据全球
P波层析成像的结果发现长白山周边地区上地幔存在低速结构,但由于其横向分辨率为5°×5°,
无法获得速度结构的细节特征。Lei(2005)利用 22个台站的远震 P波走时资料对长白山及周
边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