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地貌及第四纪沉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陆地地貌及第四纪沉积

第三章 陆地地貌及第四纪沉积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最新阶段,它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地球发展历史有43亿年以上,而第四纪却非常短促,约180万年左右。 第一节 残积物及风化壳 地壳表层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在原地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称残积物(层)。由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所构成的复杂剖面称为风化壳。 在风化壳的顶部,生物在生命过程中分泌和产生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与残积物不断发生化学反应,改造残积物,这个过程称成土(壤)作用 经成土作用改造过的富含腐植质的残积物称土壤。因此,残积物和土壤都是风化壳的组成物质。 一、风化作用与残积物的形成 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二、风化壳的垂直分带性 岩石风化——崩解阶段——颗粒的比表面逐步增大——细粒——分解作用。由地表向深处渐次推进和逐步减弱的。 三、土壤结构的一般特点 土壤的厚度可自0.5-2.5米不等。决定成土作用和土壤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植被和母质的成分。 土壤一般可分为两个主要层位:淋溶层,简称为A层;淀积层,简称B层。母质层,简称C层。基岩层,简称D层。A、B层是土壤的主体,合称土壤体,它的成分、外表特征及作用特点是决定土壤类型的依据。 第二节 斜坡地貌与斜坡堆积物 斜坡地貌包括山坡、岸坡和人工斜坡。主要动力是重力地质作用和流水地质作用。 一、崩塌及崩塌堆积物 二、撒落及撒落堆积物 三、滑坡 一、崩塌及崩塌堆积物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地、迅速地向坡下垮落的现象,称崩塌。崩塌作用常发生在坡度很陡的斜坡地带。一般是岩性坚硬而裂隙发育的岩石,尤其是垂直节理发育或片理、劈理、或岩石产状与坡向一致的地方。崩塌产物称倒石堆。崩塌堆积物成分与斜坡岩性一致,碎屑呈角砾状,分选性极差。 二、撒落及撒落堆积物 斜坡上的岩体在强烈的机械风化作用下,不断地产生碎块及岩屑,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撒落。较崩塌为缓慢、逐渐地、均匀地撒落,形成倒石锥(图3-l)。棱角遭受磨蚀。下粗上细的粗略分选。 三、滑坡 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地缓慢滑动形成的一种地质——地貌现象。 滑坡形态特征(鉴定滑坡的重要标志)(图3-2)。 第三节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 —、暂时性水流地貌及洪积物 在暴雨或大量积雪消融时,所形成的瞬时洪流称暂时性水流。暂时性水流形成的侵蚀地形是侵蚀沟(或广义的冲沟),沟床中的水流堆积物称冲沟堆积物。沟口的沉积称洪积物。 (一)侵蚀沟与冲出锥 1、侵蚀沟 有较固定的水槽,规模大小不一。主要发育在半干旱气候带的松散沉积层之上,如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极为典型。 2、冲沟堆积物或坳谷堆积物 堆积在冲沟及坳谷底床上的松散物质,称为冲沟堆积物或坳谷堆积物。 3、冲出锥 侵蚀沟中被侵蚀破坏的碎屑物质,洪水期被搬运出沟口后,由于水流分散,坡度急剧减小,流速降低,这些碎屑的物质遂堆积于沟口,形成一种半圆锥体的地貌,称为冲出锥(图3—4)。 4、冲出锥堆积物为洪积物。 (二)洪积物与洪积扇 1、大规模的洪积物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由洪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口处呈扇状堆积下来,称洪积物。在地貌上构成洪积扇。 2、暴雨——洪流沿河谷流出山口时——形成散流,——地表水的蒸发,迅速下渗——堆积为洪积物 二、河谷地貌及冲积物 1、由河流作用所形成的谷地称为河谷。 阶地 是被抬升的古老的河谷谷底。 坡麓 谷坡与谷底的交界。 谷肩 谷坡与山坡交界的转折处称为谷缘。河谷是谷缘开始向下算起的,计算河谷的深度与宽度都以谷缘为标准。 第四节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类、石膏及卤素岩类等)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在岩溶作用下所产生的地形和沉积物,称岩溶地貌和岩溶堆积物。在岩溶作用地区所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概称为岩溶现象。 —、岩溶地貌 根据出露情况,分为地表岩溶地貌(地表水)及地下岩溶地貌(地下水)两大类。 根据形成的部位,归纳主要的岩溶地貌形态如下(表3-1)。 二、岩溶堆积物 岩溶堆积物在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划分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沉积系列——地下水系列,包括洞穴沉积和泉华沉积两个组。 第五节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