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艺市售菜籽油品质及风味差异研究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pdf

不同工艺市售菜籽油品质及风味差异研究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工艺市售菜籽油品质及风味差异研究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年10月 ChineseJournalofOilCropSciences 不同工艺市售菜籽油品质及风味差异研究  周 琦,杨 湄,黄凤洪 ,郑 畅,刘昌盛,李秀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62)   摘要:选取不同制油工艺(压榨和浸出)不同等级标准的15种市售菜籽油,比较分析其基本理化品质、微量活 性成分、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风味的差异。结果表明:15种菜籽油中有5种为低芥酸菜籽油;压榨油 -V 和 - α E γ V 总量显著高于浸出菜籽油,但两者植物甾醇总量无显著差异,两种制油工艺下氧化稳定性无明显规律;压榨菜 E 籽油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浸出油,浸出油的挥发性成分多为油脂氧化产物,而压榨油在保留菜籽原 有风味基础上具有2,5-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焙烤风味成分。 关键词:压榨;浸出;菜籽油;微量活性成分;挥发性风味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 菜籽油品质进行比较,选取目前多个品牌的15种市 一,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居 售菜籽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理化品质、微量活性 [1] 成分、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风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 首位 。在国产植物油中,约 50%来源于油菜 [2] 了解目前市售菜籽油的整体品质状况和差异。 籽 。因此,发展油菜产业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供 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菜籽油加工包括压榨 1 材料与方法 和浸出,蒸炒-预榨-浸出工艺中可以最大限度地 压榨出油脂,油料细胞破坏严重,发生了复杂的生化 1.1 材料 反应,导致毛油色泽深、酸值和非水化磷脂含量高, 15种不同品牌及工艺菜籽油购于市场及超市, 风味辛辣,油脂氧化严重,后续必须经过脱胶、脱酸、 其中4种为浸出油,11种为压榨油。 脱色、脱臭等过度精炼才能使产品达到国家有关标 植物甾醇混合标样(菜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 醇、-谷甾醇、 5-燕麦甾醇)购于西安蓝天生物 准规定。过度精炼可能导致油脂中伴随的维生素E β △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 胆甾烷为内标物,、 维生 (V)、植物甾醇、多酚、叶绿素、类胡萝 卜素、磷脂等 α αγ E [3] 素E标样均购于Sigma-Aldich公司;甲醇为色谱 天然活性物质损失和破坏严重 ,无色无味。而传 统的压榨工艺制成的菜籽油如不经过后续精炼过程 级,德国默克公司;乙醚、乙醇、氢氧化钾等试剂均为 则多见于达到国家三级、四级油标准,产品色泽较 分析级。 深,但菜籽油独特的风味保留较好,越来越受到消费 1.2 仪器与设备 者喜爱,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这类产品根据炒制程 气相色谱仪(GC,Agilent6890A)美国Agilent 度不同分为浓香和清香菜籽油,与一级菜籽油相比, 公司;气质联用仪(GC/MS)Agilent7890A/5975C; 挥发性感官风味有显著差异。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UltraperformanceLC, 目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