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虎纹捕鸟蛛的生态学首段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任耘中国虎纹捕鸟蛛
生物系02级 任耘
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隶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原蛛亚目,捕鸟蛛科
(Theraphosidao)。因其身体多毛,腹部背面有虎皮状花纹而得名,为一种大型有毒的穴居蜘蛛,
其平均体重雌蛛为31. 27 g,雄蛛为11.31 g,螯爪长约1 cm,坚硬锋利,经诱食或刺激后射出毒
液,是进行蛛毒、蛛蛋白研究的理想试验材料。广西宁明县常有家畜被其咬伤的记录,牛在吃草
时鼻部、舌头等处被咬伤后,出现烦燥、口渴、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梁宋平等(1993)对其
蛛毒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酶类及数十种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活性
成分。这一研究揭示了该蛛毒是研制新型药物,包括抗癌药的新药源,但其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人
工饲养该种蜘蛛则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可见研究虎纹捕鸟蛛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
理论价值,而且在生产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虎纹捕鸟蛛的生物生态学和毒液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以期在理论上为蜘蛛的起
源和进化和蛛毒的利用提供有益信息,为就地或迁地保护这种濒危物种提供生态对策.
一、综述
(一)、中国虎纹捕鸟蛛的生态学
颜亨梅、王洪全、卢岚、胡自强、杨海明、刘曼媛、杨赟等做野外调查于1995年11月至1998
年在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了野外普查和定点(宁明县桐棉乡)、定期(每年度2~4次)调查研究。调
查内容:主要包括虎纹捕鸟蛛自然种群生态分布区的自然概况(气候、地貌、地质等状况),栖境结
构,洞穴分布及其结构,洞内蛛态,行为和习性观察,环境因子对蜘蛛行为的影响等。取样的同时,
并测定洞穴内土壤含水量和pH值。
1 种群分布区域及其适应性
通过野外调查, 目前已知虎纹捕鸟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勐腊、勐海、文山、景洪、思茅和
广西的宁明、北流、岑溪、容县等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分布区有日照长、
气温高、雨量丰、夏热冬暖、夏长冬短、夏湿冬干和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由于它们穴居地下,
温湿度及生活环境较地面稳定,并已对上述气候产生了适应性。北移长沙室内人工养殖观察结果
表明:虎纹捕鸟蛛在气温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蜘蛛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并经常伏在饮水器旁边,
说明该蜘蛛在高温下,要有足够的水分。蜘蛛对低温更为敏感,气温15℃以下,停止取食,10℃以下
停止活动,5℃以下持续7~10天,供试蜘蛛全部死亡。由此可见,该种蜘蛛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对长
期低温的适应性差,适应的温度范围较狭窄,因而适宜该蜘蛛生长的时期短,生长速度慢,生活史
周期长,加之栖息环境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使其种群分布局限于北回归线以南,自然
种群数量日渐减少成为一种古老的濒危物种。
2 种群分布与栖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在原产地野外调查发现,该种蜘蛛栖居的土壤,多为砂岩
发育而成的红壤,质地为粘土(细质的土壤)。这类土壤在潮湿时易于挖掘洞穴,土壤变干后土体往
往变得坚硬致密。虎纹捕鸟蛛穴居在这类土壤中,不但利于其挖掘洞穴,而且洞穴的稳定性强,不
易坍塌,大大地增加了安全系数。在野外随机采集30个洞穴的土壤样品进行含水量和pH值的分
析结果(表1,表2)表明:虎纹捕鸟蛛洞穴中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为(20 862±1 742)%。由表1可见,
大多数洞穴内土壤含水量在13 00%~24 99%的范围之内,其中最适范围在16%~22%之间。
由表2可知,洞穴土壤pH范围在4.5~6.0之间,其平均值为5.28±0.134,在5.1~5.5范围
之内的占50%,表明虎纹捕鸟蛛栖息地的土壤偏酸性。
3 种群分布与栖境生物群落的关系虎纹捕鸟蛛种群分布区内的植被垂直分布从高到低依次
为亚高山草甸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林混交带、低矮灌木丛和农耕区。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靠近
水源的山坡和路边,或高大宽厚的旱作田田坎上。上述生境中,农耕区的植物类群除了农作物外,
主要为铁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等蕨类植物和茅草等草本植物;森林区植物类
群主要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还有其林下的一些灌木丛、蕨类等小草本植物。动物
群落,主要是一些小型昆虫,如直翅目的蚱蜢、蟋蟀、蝗虫,鞘翅目的金龟子,蜚蠊目的蟑螂,半
翅目的蝽蟓等等。还有一些小型的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如小鼠、青蛙、蜥蜴、蛇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相关的调节蛋白.pdf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色氨酸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pdf
- 关于2010年度吉林省博士后、留学人员科研项目 - 中国留学人员之家.doc
- 相容性溶质支持下重组免疫毒素的周质腔可溶表达及葡萄糖对其 - 遗传.pdf
- 硫酸铵存在下碘化钾-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镉 - 应用化学.pdf
- 微波辅助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铂、钯及非等温 - 应用化学.pdf
- dn100~600手动弹性座封闸阀技术要求 - 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doc
-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pdf
- 《橡胶防老剂2-巯基苯并咪唑(mbi) 》编制说明 -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 .doc
- 浮游植物存在细胞死亡 - 生态环境学报.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