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疾病名】遗传性蛋白c 缺陷症【英文名】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pdf

【疾病名】遗传性蛋白c 缺陷症【英文名】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名】遗传性蛋白c 缺陷症【英文名】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疾病名】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 【英文名】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缩写】HPCD 【别名】遗传性蛋白 C 缺乏症 【ICD 号】D68.3 【概述】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 (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HPCD)为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根据蛋白C(PC)抗凝活性与抗 原含量的关系,分为两型:Ⅰ型为PC抗凝活性和抗原含量均下降;Ⅱ型为抗凝 活性下降但抗原含量正常。半数以上的PC缺陷症可不发生血栓。临床表现以静 脉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正常人群中 PC缺陷症的发病率最高可达 1/200~ 1/500,以杂合子型居多,纯合子型少见。大多在 15岁以后发病,40岁前发病 者占 50%,其中 2/3为自发,1/3 有妊娠、创伤、制动、感染等诱发因素。 【病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蛋白C 抗凝血活性和抗原含量下降。 【发病机制】 蛋白 C 系统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微循环,当血液淤滞而将凝血酶进入微循环 延迟时,可因蛋白C 活化受抑制及凝血酶清除延迟而导致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的表现为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的病因中,遗传 PC缺陷症占 2%~8%。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静脉,较少累及内脏静脉。常发生肺血栓栓 塞。本病较少发生动脉血栓 (不足20%)。 【并发症】 成年患者可因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诱发皮肤坏死。 【实验室检查】 1.血浆蛋白 C 含量降低或者正常。 2.血浆蛋白 C 活性降低。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血、便、尿常规,生化及B 超 CT、X 线等检查。 【诊断】 1.诊断方法 确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检测 PC活性与含量。活性 测定目前常用 APTT法和发色底物法,含量测定常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等。 2.诊断标准和依据 国内外文献中尚无统一的标准,张之南等主编的 《血 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中拟订的标准如下。 (1)静脉血栓形成或无症状。 (2)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3)纯合子和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型。 (4)血浆 PC含量降低或正常。 (5)血浆 PC活性降低。 (6)分型见表 1。 3.诊断评析 与其他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相似,大多遗传性 PC缺陷者并 不出现血栓,故病史和家族史的诊断意义相对较小,诊断主要需通过实验室检 查。因此,实验方法必须可靠。不主张每家医院均建立起完整的实验方法,应 参照 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区域性检测中心,由 1 家或几家有经验的实验室承 担本地 的检测任务 。此外,每个实验室均应建立 自己的正常值,不宜照搬文 献发表的正常参考值 。血浆PC活性或含量一般应至少测定 2 次,以除外检测误 差和一过性 PC缺乏。另外,PC 属于维生素 K 依赖性蛋白,因此,口服华法林 可影响测定结果。 【鉴别诊断】 主要是排除各种获得性 PC缺陷症。一些药物,如华法林、门冬酰胺酶、顺 铂等可致 PC 水平降低。肝脏疾病时可因合成减少导致 PC的缺乏。重症感染、 DIC、长期血透 的患者也可出现 PC 水平下降。 个别遗传性 PC缺陷的患者可合并其他遗传性易栓症,如合并蛋白 S 缺陷或 APC-R ,应注意除外。 【治疗】 1.华法林 3~5mg/d,口服,同时加用全量肝素,华法林剂量达到有效口 服抗凝量时停用肝素。 2.蛋白 C 浓缩剂 100U/kg,每 48 小时 1 次输注或新鲜冷冻血浆 FFP)10ml/kg,使血浆蛋白 C 水平达到 20%~30%正常值后每 6~8 小时输 1 次, 直到症状控制。 【预后】 1.新生儿暴发性紫癜多见于纯合子型,病死率极高。 2.成人经积极治疗症状可改善。 【预防】 无血检并发症的杂合子型,患者一般不需要预防性治疗,处于高危环境因素, 如手术、妊娠可给予蛋白 C 浓缩剂,肝素预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