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尖晶石Li Mn O 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PDF

纳米尖晶石Li Mn O 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尖晶石Li Mn O 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

维普资讯 第 7期 无 机 化 学 学 报 VI)1.18.NI】7 2002年 7月 CHINESEJOURNA1OFINORCANIC CHEMISq、R、 Ju1.,2002 JIl、 研究简报 \I g ; 纳米尖晶石 LiMnO 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 卫 敏 张 杰 杨文胜 张密林一 段 雪 (北京化工大学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关键词: 纳米尖晶石 IiMn:O 材料制备 电化学性能 分类号: 0614,ll1 0614.7 l】 近年来,由于便携式 电器的迅猛发展,对于 电化 电化学性能.并对其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可 学能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都投入 大量 能性进行 了探讨 。 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开展对新型电池的开发及其基 1 实验部分 础 问题的研究。这些新 型电池归根到底是基于各种 高性能的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1.1 仪 器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在锂电池研究基础上发展起 材料合成于旋转液膜成核反应器中进行 ¨!:X 来的一种新型蓄电池。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 射线衍射采用 日本岛津6000型 X射线衍射仪 (Cu. 基本采用层状 LiCoO:作 为正极材料,但是,LiCoO! Ks射线):差热分析采用北京光学仪器厂 PCT一2A 的充 电容量一般被限制于 l25mAh ·g~,否则过充 型差热天平;TEM采用 日立 H一800型透射 电镜:AAS 电将导致不可逆容量损 失和极化 电压增大 】,而且 采用 Z一800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化 其价格高;而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资源丰富。价格不 学性能表征采用 BTI一10蓝 电电池测试系统。 到钴的 10%,易回收。近年来人们对该类化合物用 1.2 LiMn2O (0.6≤ ≤ 1.0)的合成 作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进行 了大量 的研究 71,被 成核 /晶化隔离法 ㈠ 制备前驱物:按一定化学 视为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之一。 计量配置 LiNO 和 Mn(CHCOO):的混合溶液 (溶液 开发锂离子 电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合适的 1),另配置 3.0mol·L 的 (NH):CO 溶液 (溶液 电极材料,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和很高的锂脱嵌 2);于旋转液膜反应器中加入 50mI1.0mol·L 的 可逆性,以保证 电池的高电压 、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聚乙二醇溶液,将溶液 1和溶液 2迅速于反应器中 的要求 。纳米材料 以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及尺度上的 混合,剧烈循环搅拌 3min:取 出产物 .在 50℃品化 可捌性 、特殊的机械 、物理 、化学性能 、高 比表面及 明 3h,离心分离,得到的前驱物在 80℃干燥 24h。 显的量子效应,引起 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在许多领 制备 Li、Mn:O:将前驱物于马弗炉 中在一定温 域 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到 目前为止用纳米材料 度下焙烧,得到最终产物。 作为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报道 尚不多见,文 1.3 电极制备 献主要报导x~--氧化锰纳米纤维 川、碳纳米管 … 将尖晶石 LiMn:O、lYFFE(聚网氟乙烯乳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