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3第三章 扩散
横向扩散深度: ①当硅内的浓度比Ns小两 个数量级,为纵向扩散的 75%-85%。 ②高浓度掺杂,则为 纵向扩散的65%- 70%。 3.6 二维扩散(横向扩散) * 横向扩散的影响 ①ULSI的集成度减小:设计尺寸(如沟道长度L) 大于实际尺寸。 ②横向穿通效应 3.6 二维扩散(横向扩散) * 3.7 扩散工艺(自学) 按扩散系统:开管、闭管、箱法; 按杂质源:固态,液态,气态; : * 3.7 扩散工艺 3.5.1 固态源扩散 组成:主要是掺杂元素的氧化物,如B2O3、P2O5、BN 形态:片状、粉状、乳胶状、薄膜(掺杂的多晶硅) 扩散方式: ①开管: 杂质源是片状和粉状,且杂质源与Si平分 开,不接触。 特点:工艺简便,重复性、稳定性好。 * ②箱法:杂质源和Si片放在有盖的石英箱里。 特点:恒定表面源扩散,即NS=NSi;兼有开管和闭 管的优点。 ③涂源法:将掺有扩散杂质的乳胶源旋涂在Si片上。 特点:适于各种扩散杂质; ④薄膜法:用CVD方法先在Si片上淀积一层含扩散杂 质的薄膜,如SiO2、Poly-Si、Si3N4。 特点:工艺灵活。 3.7 扩散工艺 * 3.5.2 液态源扩散 掺杂源:液态化合物,如POCl3、PCl3、AsCl3、 方法:通过携带气体(N2)进入扩散炉; 特点:掺杂量控制精确,均匀性、重复性好。 3.5.3 气态源扩散 掺杂源:气态化合物,如PH3、AsH3、B2H6、BCl等; ( 毒性较大,需用N2、Ar2稀释到1%-2%) 特点:相比液态源扩散,操作更方便。 3.7 扩散工艺 * 3.5.4 杂质源 1. B掺杂源 固态:粉状--B2O3 、BN; 陶瓷片--BN、B2O3+SiO2+Al2O3; 反应:BN+O2→ B2O3+N2 B2O3+Si →B+SiO2; 硼硅玻璃:BSG ,SiO2 中掺B2O3。 B2O3的性质:无色粉末、熔点577℃,沸点1860℃ 能溶于酸和醇。 3.7 扩散工艺 * 2. P掺杂源 ①固态:粉状P2O5;陶瓷片 P3N5、Si·P2O7+Al(PO3)3 反应: P3N5 +O2→ P2O5+N2 P2O5+Si →P+SiO2; 磷硅玻璃:PSG,SiO2 中掺P2O5。 ②液态:POCl3、PCl5、PBr3、P(CH3O)3。 高温( 600℃)下,POCl3 → P2O5+PCl5 PCl5 +O2→ P2O5+Cl2 P2O5的性质:白色粉末,熔点420 ℃,300 ℃升华, 吸水性强。 3.7 扩散工艺 * 3.8 扩散层质量参数 包括:结深xJ ,方块电阻R□(RS) ,表面浓度 NS ,击穿电压BV等。 ①结深xj 定义:pn结的几何位置与扩散层表面的距离. 设衬底的杂质浓度为NB,即N(XJ ,t)=NB,得 * 结深的测量(参阅《微电子实验》,实验30) a.磨角染色法: b.滚槽法: 染色:电解水氧化Si片,由于P区和N区电导率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电解时的电流密度不同,氧化厚度不同,故显示的颜色不同。 3.8 扩散层质量参数 * * ②方块电阻R□(RS) 定义:结深为Xj的一个正方形扩散层的薄层电阻即 (Ω/□) ∵扩散层存在浓度分布梯度,ρ应由 代替, ∴ 式中,ρ—电阻率,q—电子电量, —载流子平均迁移率, Q—杂质总量。 (参阅《微电子实验》,实验2) 3.8 扩散层质量参数 * R□ (RS)的测量—四探针 V—2,3探针间电压 I—1,4探针间电流 C—修正因子,与Si片大小、 形状等有关。 的测量—霍尔效应 3.8 扩散层质量参数 * 3.9 扩散的局限性 扩散是各向同性的,掩膜下方也会有杂质横向扩散 不能独立控制结深和掺杂浓度:掺杂浓度与结深有关 高温、深结:不适于深亚微米器件及电路 横向扩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要点一厢情愿斗幽灵---破除米波雷达反隐身神话第二波.doc
- 资料2016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模拟题(第4套).doc
- 浅析中国汽车类网站研究报告.doc
- 精选9羌塘北部松西地区古近纪火山活动规律.doc
- 知识0-1岁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ppt
- 浅析中央控制室的要求.doc
- 精选5w1217-变压器包装及出货前检查作业标准.doc
- 精选326细石混凝土地面、排水沟及二次结构楼板做法.doc
- 精选115.5中星六b节目参数.doc
- 剖析第二课: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