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第五节 海相.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海相 一、海相的划分 滨海: 海水波基面以上至最高涨潮线之间的海洋环境 浅海: 波基面至水深200米地带(大致相当于大陆架) 半深海: 水深200米至2000米(大致相当于大陆坡) 深海: 水深大于2000米。 二、滨海相(无障壁海岸) 滨海环境特征: 位于波基面以上,水动力强,阳光、氧气充足。 典型的无障壁海岸相分为: 海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临滨)。 1、海岸沙丘亚相 海岸沙丘为滨岸砂经风的作用而改造形成的,沙丘带宽度达数公里。 粒度一般为细砂、中砂; 分选和磨圆好; 主要为平行层理和大型交错层理,可见风成波痕。 2、后滨亚相(潮上带): 平均高潮线和海岸沙丘线之间。平时暴露地表,只有在特大涨潮或风暴时才被海水淹没。 沉积物一般为中砂、细砂,具水平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分选一般。 3、前滨亚相(潮间带): 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水动力强。是海滩的主要部分。 沉积物以中砂为主;分选和磨圆好,粒度变化由陆向海由粗变细; 发育低角度相交的交错层理,波痕常见,既有流水波痕也有浪成波痕; 含有大量的生物碎片。 4、近滨亚相: 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至波基面之间。 常见沿岸沙坝; 沉积物以细砂至中砂为主;含少量介壳层; 可见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 近滨下部交错层理渐少,水平层理增多,沉积物粒度变细,再向下则属于浅海沉积。 ※滨海亚相总体特征: 滨海沉积以砂岩为主,少量砾岩; 砂岩分选性和磨圆性好; 成分较单纯,多为石英砂岩类; 以斜层理为主,常见波痕及生物活动痕迹等。 三、浅海相 浅海环境特征: 波基面以下至水深200米的地带,水动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弱;生物繁盛。 沉积特征: 1、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多样,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酸盐岩。 砾岩较少,分布于近岸带。 砂岩、粉砂岩分选、磨圆性好,孔隙度高,且成分单一,多为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 泥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碳酸盐岩的类型多样。 三、浅海相 2、构造特征: 构造多样,近岸带多发育斜层理及波状层理;远岸带以水平层理为主。 3、分布: 由近岸至远岸,粒度由粗变细,在深水区以粘土岩为主。 四、半深海和深海 海水深度大,水动力弱,远离陆地,主要为各种软泥沉积。 第六节 海陆过渡相 海陆过渡相常见类型: 三角洲相 、泻湖相、障壁岛、沙坝相 一、三角洲相: 河流与海洋或者湖泊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积体 (海陆过渡相) (一)、三角洲的分类: 建设性三角洲: 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的改造速度。 破坏性三角洲: 以海洋作用为主,海浪和潮汐的作用强度大于河流的堆积速度。 如:钱塘江入海口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 分为三个亚相: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 1、三角洲平原: 是河流相的缩影,类似曲流河的特征,包括河床、支流间的沉积和沼泽、废弃河道沉积等,粒度更细。 主要为细砂、粉砂和泥的沉积。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 2、三角洲前缘: 是三角洲平原向海洋方向推进作用下形成的。 以细砂、粉砂为主; 砂质纯净,分选性好,分布广,厚度大; 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常见浪成波痕和波状层理; 化石较少,多为河流带来的植物碎片。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 3、前三角洲亚相: 是水下沉积,在浪基面以下。 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相带。 岩性以粘土为主,其次为粉砂及少量的细砂; 含大量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