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1-2] ,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那年,她年方17,“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正是绮年玉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未娉夫死,她便成了望门新寡。寂寞锁深闺。 她家里锦衣玉食,仆役成群。可是,玉堂之上,她并不快乐。 她爱的是瑶琴七弦的神韵,是捧读华章其味无穷,可惜,这一切,却无人与共。 深闺,独坐。琴声,谁懂? 多么羡慕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锦衣玉食妄自多,却敌不过,刻骨的寂寞。 如果能有一个高山流水的知己,琴相和,诗相酬,那么,情愿不要,这荣华富贵,这玉宇琼楼。 是何处传来的琴声?声如裂帛,情动处,风起,云落。如大鹏之临风展翅,如凤凰之引吭高歌 华厅上,一个紫杉高冠的男子,抱瑶琴,弄弦索。 只可惜满座高朋,只沉醉于酒中之味,却不知这曲中之味,甘如怡,醇胜酒。 重重纱幔轻轻扬起,相如无意间窥见她,眉如远山,面若芙蓉。不禁心动,手指轻拨,弹了一曲《凤求凰》 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 白日高山流水相酬唱;夜间红袖添香共读书。 虽然是神仙眷侣,但总是凡人体态。琴棋书画诗酒花,终究也需柴米油盐酱醋茶。 琴声毕竟不能果腹。日子,很快便捉襟见肘。文君开了间小酒肆,偏偏就在卓家不远处。 从决断地私奔,到当垆卖酒,一个十七八岁的古代女子,成熟远慧得让人心惊。不过,千百年的华夏大地,也只出了一个这样的女子。把自己的命运把握得恰倒好处。 相如怎会被埋没在风沙里,长安才是他的归所。 秋风起,落花殒,点点凄雨,恰似离人泪。不知君去,何时回? 初听得你《子虚赋》才惊四座,初听得你官拜中郎将,独对烛光,暗喜自生慧眼识英雄。 可是,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的家书越来越稀少。已是半年有余,不见君鸿雁传书。 你在长安可好?是因为公事繁忙?还是你染病沉屙?独在异乡,你可寂寞? 深秋,露重。弦冷,被未温。 独倚窗口,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月圆,人未圆。 ??他派人送来信,信上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大字。偏就没了—— 亿(忆)。 君心淡漠,他已无忆、无意了。 琴音未逝,心已冷。 难道你忘了当年玉堂知音初相逢,忘了文君为你当轳卖酒?忘了长亭惜别,你亲口的许诺? 提笔,在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家书下,她写 一别之后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