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案 - PLOS.PDF

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案 - PLOS.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案 - PLOS

Study protocol of acetic acid enhanced narrow band imag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lesions 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方案 研究单位: 靖江市人民医院 承担科室: 消化科 联系电话: 0523 版本号: V2.0 版本日期: 2014-12-10 1 一、 立项依据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全球癌症死亡率 [1] [2-3] 的第二位 ,胃癌的预后直接与诊断时的分期有关 ,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 率 90%[4-5] 。因此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胃癌的发 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由正常胃粘膜上皮变为早期胃癌,经历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多个阶段,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行随访监测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目前胃 镜结合病理检查仍诊断胃黏膜病变的金标准。但胃黏膜病变在普通胃镜下并无 特异性表现,因此胃镜下如何发现病灶并准确活检成为内镜医生必需解决的关 键问题。 [6] 内镜下检查时喷洒醋酸,最先是由Guelrud等 把该项技术用于消化道粘膜 [7] [8] 病变的检测。后来Yagi等 和Tanaka等 联合放大内镜应用于胃癌及癌前病变 的检测。醋酸可以使上皮细胞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黏膜表面出 [9] 现一过性白化,从而增加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Yamashita等 和 [10] Sakai等 报道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和诊断率。我们 研究发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亦有助于提高上皮内瘤变及肠上皮化生的靶向 [11] 活检率 。 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NBI )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 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从而显示黏膜表层的 毛细血管和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形态的一种内镜检查技术。但由于窄带成像技术 采用了窄带光源,视野很暗,目前认为,单独应用窄带成像技术对胃异常黏膜 的观察优势并不明显,所以NBI常和放大内镜联合使用以使黏膜表面形态显示 的更为清楚,但目前在我国窄带成像内镜较为普及,而放大内镜仅集中在国内 少数大型医院,因而这一技术很难得以推广。 本研究我们将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应用于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我们前期 2 研究发现在窄带成像模式下喷洒醋酸可使得病变的表面形态结构显示得更清 楚。该研究为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内镜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 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Roder DM. The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 2002;5 Suppl 1:5-11. [2] Tanabe S, Koizumi W, Mitomi H, et al. Clinical outcome of endoscopic aspiration mucosectomy for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 Gastrointest Endosc. 2002;56:708-713. [3] Ono H. Early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