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 of radiation budget and soil heat condition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pdfVIP

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 of radiation budget and soil heat condition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 of radiation budget and soil heat condition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第30卷第2期 太阳能学报 V01.30.No.2 2009年2月 ENERGIAESOI.ARlS ACrA S矾I(A Feb.,2009 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 李锁锁,吕世华,奥银焕,尚伦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早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兰州730000) 摘要:利用“玛曲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7月~200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上游地区 辐射及土壤热状况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4~9月份显著增加,lO月份 一来年3月份明显降低,年变化呈典型的单峰结构。地表反照率除冬季降雪期外,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年平均地 表反照率约为0.26;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一年中,土壤温度梯度1月份最大,4月份最小。土壤温度 梯度和净辐射相关系数为一0.61,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2.5~30cm浅层土壤热通量振荡明显,而30cm以下 深层土壤热通量变化缓慢,lO月份一次年5月份日平均土壤热通量从地表以下2.5~75cm土壤层几乎均为负值, 说明更深层土壤释放热量,上层的土壤吸收热量;而其余月份则为正,土壤热鼍从浅层向深层传导。冬季由于土壤 含冰量的影响,土壤导热率在1月份最大,而3、4月份相对较小;季节平均土壤导热率分别为:春季0.27、夏季0.38、 秋季0.55、冬季0.83W·(m·K)~。 关键词:黄河上游;辐射收支;地表反照率;土壤温度梯度;土壤导热率 中图分类号:TK512+.4文献标识码:A 原的太阳辐射收支和地面加热场特征;李 韧 O 引 言 等【13’141讨论了藏北高原五道梁地区有效辐射和地表 太阳辐射能作用于地面,土壤表层吸收辐射热 加热场及土壤热状况特征;张立杰等H纠利用多年地 后,一部分以反射辐射的形式再返回大气,另一部分 温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的土壤热流分布特征。但上 则传给下层土壤,用于土壤本身的升温和土壤水分 述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 蒸发的消耗。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 旱区,在黄河上游地区类似的研究尚不多见。 改变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来实现。地表热量和辐射 黄河上游地区指龙羊峡以上的黄河流域,流域 收支的平衡过程,是地气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它 面积约13×lokm2,是黄河重要的产流区域。近年 集中反映了地气耦合过程的能量纽带作用¨“J。因 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无序放牧的影响,致使草 此,研究太阳辐射及土壤热状况所组成的系统是十 原牧场退化,载畜力下降,沙漠化加重,使原本就很 分重要的。 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导致草原植被群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黄河上游地区具有的独特陆 涉及不同气候区不同下垫面的大型陆面过程观测试 面特征和生态属性,使得该区域地气间能量循环过 验,毫无例外的都将确定地表辐射能量通量特征作 程与藏北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有很大不同,因 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国内也相继开展完成了QX— 此对这一地区地表和大气间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 PMEX、HEIFE、DHEX和金塔绿洲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等通量的交换特征开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 程观测试验等科学试验,在这些试验中,分别对不同 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生态环境考察和土地 下垫面的地表辐射和能量通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 利用等方面n7,l引,有关辐射和能量输送特征的研究 观测分析,揭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测事实【5圳,取得 仍为空白区域。为加强对该区域能量水分传输特征 了大量研究成果:季国良等【9。12]深入研究了青藏高的研究,我所于2006年6月在玛曲正式建立了“玛 收稿日期:2007-06-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