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 诗歌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VIP

2017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 诗歌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 诗歌五首课件 语文版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jiǎn )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新课·讲解 1、首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 有何表达效果? 获罪之速 “朝奏” “夕贬” “一封” “路八千” 对比 贬谪之远、之严厉 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忠而遭贬的愤怒 坚持真理的倔强 诗人形象: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 问题·探究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 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氛冷酷 问题·探究 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 归路渺渺 前途茫茫 家何在 马不前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的作用: 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问题·探究 3、试分析尾联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 扣题 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 内容 结构 吐露了凄凉、激愤之情. 问题·探究 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被贬原因 申述忠心 即景抒情 交代后事 课堂·小结 于谦 课堂·导入 于谦(公元1389年—1457年),明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尚书等职,曾率兵抗击蒙军进犯。后被英宗杀害。谥忠肃。主张诗歌要“发于心”、“尽乎人情物变”。其诗多写勤政济世、治军守边等内容,表现忧国忧民之感。也有一些诗抒写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坚贞的节操,如《石灰吟》、《北风吹》等,语言朴质,不事雕琢,刚劲清新,独树一帜。有《于忠肃集》。 作者·简介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yí jué xù hùn 咏煤炭 整体·感知 译文: 深深的土层凿开了才能挖到煤炭, 黑黑的煤炭中储存着极大的热量。 小小的煤块能让人感受到春之暖, 沉沉的黑夜也竟被那炉中煤照亮。 鼎彝这类器,具要依赖煤炭才能熔铸而成 铁石这般坚硬,但依然存有为民造福之心。 只希望百姓都能享温饱, 所以我不辞辛苦出山林。 整体·感知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埋藏之深 热量之大 带来温暖 带来光明 甘于为国自我牺牲 为了苍生燃烧自己 咏物 抒情 托物言志 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 新课·讲解 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于谦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诗歌还蕴藉体现了于谦清正廉洁的品行,政绩卓著的才华。 课堂·小结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课堂·导入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 ……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余怀云《玉琴斋词序》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作者·简介 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 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作者·简介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