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第一轮复习) 连江尚德中学历史教研组 林从文 2012.09 2012年考试说明、福建省教学要求 2.古代中国的经济 (3)商业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概述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唐的“市”与对市的管理、长安城的坊市格局、宋代的“市”对时空限制的突破与商业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从发展繁荣阶段、市场管理、城市经济功能、区域性商帮、政府商业政策等方面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二、“市”的发展 ---古代市场的发展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古代商业城市的兴起 教材主要介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商业发展的表现: 教材框架 商人、货币、商品、交通、市场、城市 商代 西周 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初步发展 骨贝和铜贝流通 商运活跃;商人成为活跃的人群 水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 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和徽商)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秦代 汉代 六朝 唐代 宋代 明清 明码标价,诚信经营 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 民间集市——草市形成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革命)城郊和乡村出现“市”;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商业区繁华 二、“市”的发展 战国 汉代 新朝 唐代 宋代 明清 城市出现商业区 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五都) 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 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相国寺庙会) 商业市镇兴起(苏州 盛泽镇 汉口等)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拓展知识,学以致用: 1、“商业革命”的历史原因 (1)根源: (2)外因: (3)政策: 四、宋朝的“商业革命” 生产力的提高 海外贸易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提高 城市布局 规模功能 国内贸易 海外贸易 货币 观念 2、“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坊”和“市”的界限,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商品交换的品种和总量增加,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海外贸易的繁荣 纸币的出现 商人地位提高,社会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化; 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 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宋朝的“商业革命” 未能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的原因 (1)经济: (2)政治: (3)文化: (4)直接 原因: 城市 贸易 货币 资本 五、明清商业发展主要情况 南北两京外,商业市镇兴起,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1、内贸、外贸发达,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2、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 达。 3、自汉代以来,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4、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5、商业活动受官府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由官府垄断。 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六、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