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ppt

导言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言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

1840年(鸦片战争后)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 “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300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 《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 的深入发展?——看图思考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实质: 本课小结 顺乎世界之潮流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②洋务运动的开展;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政治: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工商业; 代表人物:从洋务运动中分离而出,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简述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历史作用。 思想主张: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立场,并身体力行;由于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运动的弊端,后来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历史作用:① 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意义: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② 缺陷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行动。 探究 民族纺织业 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原因 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严 复 谭嗣同 梁启超 康有为 特点 思 想 主 张 代 表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政 治 制 度 : 君 主 立 宪 1、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具体措施,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2、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新学伪经考》 3、全力策划新政 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仁学》: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 翻译《天演论》 ;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不倡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梁启超 ——谭嗣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严复 “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 ——康有为 看看谁的主张? 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 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探究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设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