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 第一次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 实验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 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 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验证均匀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电解质表面的传播特性。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他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线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的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电流表上找到最大指示处,此时活动臂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呆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4、注意: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 实验数据与处理:
1. 金属板实验:
入射角(o)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反射角(o) 20.5 28 31.5 36.5 42 48 55.5 60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绝对差值 9.5 7 8.5 8.5 8 7 4.5 5 结论:入射角越大,入射角和反射角绝对差值越小。接受信号越强,受影响越小。
2. 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数据及处理如下表:
总电流(56μA)
入射角(o)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反射角(o) 26 29 37.5 43.5 49.8 52.1 56.8 60 反射电流强度(μA) 41 40 42 44 50 46 42.8 42 反射系数 0.73 0.714 0.752 0.786 0.893 0.821 0.764 0.75 折射角(o) 22.1 25.7 33 37 42 49.8 58 62 折射电流强度(μA) 28 28.8 28.3 29.5 27 25 18 12 折射系数 0.50 0.514 0.505 0.529 0.482 0.446 0.321 0.214 反射折射系数平方和 0.783 0.774 0.821 0.903 1.030 0.874 0.687 0.608 结论:透射系数的平方和反射系数的平方相加,只有一个大于一,误差比较大。
六、 实验误差分析
根据电磁波在金属板与玻璃板反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反射与折射大体上遵循反射和折射定律,但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各个角度的反射实验中反射角与入射角有一定差异;玻璃板的反射与折射实验中反射、透射系数相加并不为1,我们认为这些差异主要由于以下实验误差引起。
1. 放置金属板、玻璃板时板面与小平台上90度刻线无法完全一致;
2.读取电流值时由于指针时常摆动造成读数不准;
3.入射角较大时接收到的反射电磁波可能已部分直接来源于入射源;
4.实验中来自其他实验组的仪器干扰;各种反射和手机等的影响。
5.实验员实验过程中身体活动带来一定干扰;
6.其他实验误差。
七、 思考题
1.在衰减器旁边的螺钉有什么作用?
衰减器旁有两个螺钉,其中一个控制衰减程度,另一个调整喇叭天线高度。
2,电磁波的反射和激光的反射有何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两者都遵循电磁波的反射定律;不同之处在于电磁波的反射波聚拢度较低,分散较大,互相存在干扰,而激光的聚拢度很高,实验结果更为精确。
4,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相加是否等于1?为什么,进行误差分析。
不等于,略大于1,主要是一方面电流表测量值不够精确,电流表指针时常不稳定,另一方面一部分入射波可能不经反射、折射直接被接收端接收,同时反射波、折射波的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7494-2020 油气田用起泡剂实验评价方法.pdf VIP
- 人机工程学函授真题201307.doc VIP
- 人机工程学复习题人机工程学复习题.doc VIP
- 海信模块机-Hi-Mod模块化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低温强热系列.pdf VIP
-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docx VIP
- WABO CRETE Ⅱ弹性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层维修中的应用.pdf VIP
- BS EN 12516-2-2014 工业用阀门 外壳设计强度 第2部分:钢制阀壳的计算方法(中文版).pdf
- 人机工程学应用 自考课程大纲.pdf VIP
- 前台接待流程.pptx VIP
-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