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职王历届试题(104警察特考)104年公务人员特种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4警察特考)
104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及
104 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
人員考試試題
等別:三級一般警察人員考試
類科:行政警察人員、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警察資訊管理人員、
警察法制人員、行政管理人員
科目: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一、刑事偵查員甲有收賄嫌疑,偵查員乙曾揚言舉發,兩人因此結怨。一日,兩人奉命查緝毒犯
丙。線報指出,丙經常隨身攜帶槍械。當乙發現丙的行蹤,隨即追趕,甲緊跟在後。乙的腳
程迅速,眼看追上,丙掏出一把槍向乙擊發。丙掏出手槍時,甲 已經舉槍瞄準丙,卻心念一
轉,企圖讓丙槍殺乙。甲等丙擊發兩槍後,才開槍反擊,將丙擊斃。乙身受重傷,送醫後,
僥倖保住性命。問:對於丙的死亡,對於乙的重創,甲是否有罪?(25 分)
【擬答】:
甲未在第一時間開槍制服丙之行為,就乙重傷部分,成立重傷罪之不作為幫助犯(刑法第
278條、第15條、第30條):
首先,甲對丙中槍之結果並未具有功能性的犯罪支配, 亦未與乙犯意聯絡,自非共同正
犯,然其能阻止乙而未即時阻止,應屬幫助犯,合先敘明。
客觀上,甲未在第一時間制服丙,顯屬放任乙被攻擊之風險擴大,應為不作為;而甲、
乙一同前往查緝通緝犯,應具有「危險共同體」之保證任地位,且此不作為與乙受重傷
之結果間具有擬制的因果關係與客觀可歸責性 ,而丙亦有故意不法之主行為得以從屬;
主觀上,甲應有重傷故意。
甲無阻卻違法及阻卻罪責事由,故成立本罪。
甲為公務員,利用職務上之機會故意犯本罪,故應依第134條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甲之上述行為,就乙重傷部分,成立殺人未遂罪之不作為幫助犯(第 271 條第 2 項、第 15
條、第30條):
主觀上,依題所示甲具有殺人故意;客觀上,甲業已著手,且具備上述不作為幫助犯之
要件,卻未能實現被害人死亡之結果。
甲無阻卻違法及阻卻罪責事由,故成立本罪。
甲為公務員,利用職務上之機會故意犯本罪,故應依第134條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甲開槍擊斃丙的行為,成立第 271 條第 1 項 之殺人罪,並應依第 134 條不純正瀆職罪之規定
加重其刑:
客觀上,甲槍擊丙的行為與丙的死亡結果間 具有因果關係與客觀可歸責性,主觀上,甲具
有故意。
於違法性:
甲正面臨歹徒丙對於乙之生命法益的現在不 法侵害,而當下開槍擊斃丙應屬有效排除
侵害之手段,然就必要性而言,將丙擊斃恐非同等有效手段之中損害最小者,因甲當
時應可對丙之非要害部位開槍,使之喪失攻擊能力之後再予以逮捕,故此防衛行為應
屬過當。
另外,雖依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第 5 款,警察人員之生命遭受強暴或脅迫,或有事實
足認為有受危害之虞時,警察得使用槍械,但警察行使職權同樣有上述必要性原則之
考量,故亦不得認為此為第21條第1項之依法令行為。
共 4 頁 第 1 頁 全國最大公教職網站 .tw
公職王歷屆試題 (104警察特考)
甲亦無其他阻卻違法事由,故行為具有違法性。
甲無阻卻罪責事由,故成立本罪,然其防衛過當,故得依照第23條但書減免其刑。
又甲為公務員,利用職務上之機會犯殺人罪,故應依第134條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競合:
甲對乙所犯之殺人未遂與重傷二罪,基於充分評價之原則,應認為屬一行為觸犯數罪名
之想像競合,如此才能充分評價重罪未遂而輕罪既遂之不法與罪責內涵。
又甲其後開槍殺死丙,此行為雖看似與先前未阻止丙殺 乙之行為具有時空密接性而似為
自然意義之行為單數,但學說認為,涉及高度屬人性法益時應屬自然行為單數之例外,
仍屬行為複數。故甲對丙所犯之殺人罪與前述犯罪數罪併罰方為妥當。
結論:甲成立重傷、殺人未遂、殺人既遂三罪,前二罪想像競合,再與第三罪數罪併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