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癣分离的红色毛癣菌培养物 菌落初为白色棉花样,很快发展为粉末状,菌落背面产生淡红色至紫色的色素,不同菌株的颜色差异很大 无荚膜的新生隐球菌GMS染色镜检 * * ??主要病原性真菌 真菌按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 (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 的真菌统称浅部真菌。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和内脏,故不引起全身性感染。浅部真菌可分为皮肤癣菌和角层癣菌两大类。人类感染多因接触患者或患畜,亦可由于接触染菌物体而被感染 一、皮肤癣真菌 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由其引起的皮肤癣,尤其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 皮肤癣菌分为: 毛癣菌 表皮癣菌 小孢子癣菌 3个属 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弱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丝状菌落。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所产生的大、小分生孢子,可对其作初步鉴定 (1) 表皮癣菌属 对人有致病作用的只有絮状表皮癣菌 。 可侵犯人表皮、甲板,但不侵犯毛发。临床上可致体癣、足癣、手癣、股癣和甲癣等,多发生于热带地区 (2) 毛癣菌属 毛癣菌属有20个种,其中13种对人有致病性。一般可引起人的皮肤、毛发和甲板感染,但各菌的亲嗜性不尽相同 3 小孢子癣菌 目前小孢子菌属已有15个种。主要侵犯毛发与皮肤,引起头癣、体癣。在我国主要有奥杜安小孢子菌 、犬小孢子菌 和石膏样小孢子菌 致病性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甲癣(俗称灰指甲),指甲失去光泽,增厚、变形。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均可引起 皮肤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引起,占浅表真菌培养阳性率56% 头癣多见于青少年,男多于女,成年后少见。表现为 头发脆而易断,主要由接触或理发工具传播 皮肤癣菌的种类、侵犯部位及传染来源 真菌种类、 种数 感染部位 传染源 皮肤 毛发 甲板 ? 人 动物 表皮癣菌属 1 + - + 絮状表皮癣菌 无 小孢子菌属 1 + + - 奥杜安小孢子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毛癣菌属 20 + + + 石膏毛癣菌、红色毛癣菌 须毛癣菌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 凡是侵犯表皮及其附属器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原性真菌或条件致病性真菌,均可称为深部真菌。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比浅部真菌感染更为严重,常可引起重症、致死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病发病率日益增加。现将主要的深部致病性真菌介绍如下 一 新生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 属于隐球菌属。隐球菌属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主要引起肺脑的急性或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一) 生物学性状 1 新生隐球菌的形态: 新生隐球菌为圆形的酵母样细胞,直径4-12μm,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样荚膜。荚膜比菌体可大1-3倍。本菌以芽生方式繁殖,常呈单芽,有时出现多芽。芽颈较细,但不生假菌丝 有荚膜的新生隐球菌形态HE染色镜检 (二) 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荚膜多糖是新生隐球菌的是重要的致病物质。有抑制吞噬、诱使动物免疫无反应性、降低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2 新型隐球菌的所致疾病 隐球菌病 在人与人之间不发生接触性传染。通过呼吸道吸入孢子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最初感染灶多在肺部。肺部感染一般预后良好。 也可以播散至全身各个脏器,如皮肤、粘膜、淋巴结、骨、内脏等均可受累,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 使用墨汁涂片法:取CSF离心后取沉渣,痰和脓汁则直接加墨汁在玻片上作负染后镜检。见到直径4-12μm的圆形菌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即可确诊 (四) 防治方法 治疗肺部或皮肤病变,用5-氟胞嘧啶酮康唑、伊曲康唑有效。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可选用二性霉素乙、庐山霉素静脉滴注或伊曲康唑口服,必要时加用鞘内注射。鸟粪是动物和人的主要传染源。减少鸽子数量,或用碱处理鸽粪,可控制此病的发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1绪论-已修改.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02疾病概论-已修改.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3水电紊乱.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4酸碱紊乱.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6 发热.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11 休克.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13 心力衰竭.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15 肝功能不全.ppt
- 《病理生理学》本科课件14肺功能不全.ppt
- 《病理学》本科课件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肾盂肾炎yu.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常见病原性真菌.ppt
- 《病理学教学课件》炎症-2013-3.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九章 反转录病毒.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七章肠道病毒.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ppt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第九章免疫学临床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