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七单元第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化》[].ppt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七单元第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七单元第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化》[]

* *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出土的文物 3.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理解导向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的发现是揭示历史的重要依据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3 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1.概述:大津巴布韦遗址是______部非洲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好的石头建筑遗址。 2.组成:(1)北部______;(2)南部椭圆形建筑(“______”);(3)中间谷地。 3.特点:花岗石砌成;不施灰浆的______技术。 南 卫城 圣堂 拼缝 二、出土的文物 1.工具和工艺品: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_______、斧头;工艺品中铜或青铜绕成的手镯和脚镯、________制品等。 2.进口货:棉、丝织品,花瓶和______珠,波斯的________和中国明朝的_____瓷碎片。 3.皂石器:石鸟、石碗、石小人等。八只“_______”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 铁锄 黄金 玻璃 小花碗 青 皂石鸟 三、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1.政治中心首都:为统治阶级服务;为_______服务。 2.经济中心:经济技术水平高;___________发达。 3.大津巴布韦国家的衰落 宗教 对外贸易 (1)外因:_________;王国北迁。 (2)内因:_________。大津巴布韦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_________到越来越远的地区劳作,该局面注定了其衰落。 外族入侵 人口膨胀 妇女 要点轻巧突破 出土的文物皂石鸟及其地位 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用皂石雕刻而成。最早发掘于19世纪末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遗址中发现的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花岗石建筑顶部的“津巴布韦鸟”。 鸟身如鹰,而头似鸽,脖子高昂,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这种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目前有8个被国家列为国宝。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 用论从史出的方法分析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 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这种城市式的建筑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惊人,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 教材习题分析 一、本课测评(教材P139) 1.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 提示: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 2.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2~3点。 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 二、学习延伸(教材P139) 1.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看课文中的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提示:课文中关于津巴布韦衰落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穆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到越来越远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津巴布韦的衰落。 2.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提示:(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 (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