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亦枉然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亦枉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不仅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长篇杰作,也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是一部博大精深、光怪陆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天堂。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来识其“庐山真面目”。
美文一
读红楼谈经典
○苏瑗
小学五年级时我第一次阅读《红楼梦》,书的版本是竖排的字,读起来很费劲。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坚决站在宝黛一边,无来由地喜欢林妹妹、晴雯、尤三姐……记住的是一些人物和一些故事。说来也怪,正是这些儿时不经意的记忆,却成了我脑海里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二次阅读红楼是“文革”后期,已经是工人阶级的我,自己去买了一套《红楼梦》。这套书是1974年重新出版印刷的四大名著系列之一,加了李希凡的题目为《围绕着“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前言,这篇大块文章有53页,其目的就是要把《红楼梦》架上阶级斗争的轨道。文中大批红学中的“索引派”“考据派”,以及胡适和俞平伯们的红楼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和“严肃的战斗的科学精神”的硝烟味,翻开书就闻到了。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小说的核心部分在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于是,我带上了这样的有色眼镜去看,立刻就觉得《红楼梦》的主题太简单了,简单到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如果都用这样的手术刀去手刃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化就太好归纳了,就像从国际歌到样板戏,中间是空白一样。李希凡的阶级分析法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同时,也将文学的、文化的、文人的特殊性给一刀去掉了。
三读红楼时,我已是一位大学教师,因为要讲《红楼梦》这一课。这一次的最大不同就是心态完全放松,当然也和改革开放宽松的大环境有关,因而得到了前两次读红楼未有过的美感享受。于是,我欣赏宝黛的爱情,欣赏宝钗的圆融,欣赏探春的透彻,欣赏湘云的潇洒……最为崇拜的是作者的智慧。曹雪芹的意图肯定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不是要你“一不小心”成了半个蹩脚的红学家。那时,我能随口就诵出红楼中的经典句子和那些极美诗词,现在不行了,它便又成了书里的智慧,所以要倡导反复读经典,温故而知新。
林黛玉的理想是嫁给宝哥哥,但是这个理想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艺术审美厌恶让林妹妹的身边睡着一个薛蟠,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妹妹必死无疑。艺术作品当然要有美的感召,如果仅仅是为了活下去,那林妹妹别说薛蟠了,连焦大那样的又未必不可以下嫁!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是我们不愿意再在艺术中去领略这些丑罢了。生活可以让林妹妹下贱,而文学艺术不可以。
文学艺术不能照搬生活,所谓高于生活,我认为就是要发掘生活中的或生活中还不曾有的美,经典就是在这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作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阅读经典应当是这样的感觉,在其中去享受美,在美的创造中去净化灵魂、提升素养。
(选自2009年6月18日《重庆晚报》,有删节)
赏读借鉴:
本文记叙了自己三次读《红楼梦》的经历和感受,从儿时无来由的喜爱,到“文革”时的政治批判视角,再到改革开放后完全的艺术审美。一方面,我们看到《红楼梦》在作者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几乎在每个时期它都融入了作者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红楼梦》自身的深厚广博,从不同的眼光去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
美文二
一部红楼满纸茶香
○汪洋
饮茶,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诗经》《尔雅》《神农食经》等古籍中就有茶的记载。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讲到茶,其中以《红楼梦》对茶的描述最为多姿多彩、诗韵盎然。
研读一下《红楼梦》的茶道,可以发现,饮茶不但是为了解渴、待客,还具有养生作用。饮茶,或亲朋聚会,畅叙衷肠;或诗酒联欢,消闲谴兴,无不茶香渺渺,茶韵悠悠。全书写茶多达200多处。
以茶解渴,自不必多言,满纸茶香的《红楼梦》给予了充分展示。
说到以茶待客,大观园中随处可见。贾府来客,不论上下尊卑,少不了倒茶款待。如贾芸去探望宝玉,袭人忙起身倒茶,虽属至亲,亦不例外。
再讲以茶养生,乃《红楼梦》一大特色。第五十四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众人在大观园玩乐至深夜,不觉有些肚饥。食物有鸭子肉粥,也有枣子熬粥,但贾母笑言:“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甜的。”凤儿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这段描述,道出了贾母的养生之道。她深知油腻和过甜的食物,都会伤害内脏,影响消化,最后选中了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