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瘟活疫苗-刘彦龙
猪瘟活疫苗制备方法及相关知识 —刘彦龙 目 录 猪瘟简介 猪瘟病原学 猪瘟病理及症状 猪瘟的诊断及防治 猪瘟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猪瘟简介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胎儿畸变、慢性营养性消耗、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受损、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等临床表现,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必须上报的疾病。 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1885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中国大部分省都有发生。1903年美国兽医学家德希尼兹和多赛特鉴定本病的病原是黄病毒科的瘟病毒属(Pestivirus)中的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 猪瘟简介 猪瘟发现历程: 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 1885年,Salmon和Smith等对猪瘟和沙门氏菌病及猪丹毒作了鉴别诊断。 1903年,DeSchweinitz和Dorset两氏证明猪瘟的病原体是病毒。 匈牙利的Hutyra Koves于1908年制成猪瘟高免血清,说明那时欧洲已存在猪瘟。 日本于1909年第一次发现并开始研究猪瘟(Sasahara,1970)。 中国何时发现和证明猪瘟存在,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约于1925年,东南大学农科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制猪瘟。 猪瘟简介 猪瘟病毒(HCV或CSFV)是ssRNA病毒,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RNA为单股正链。病毒粒子呈圆形,大小为38~44nm,核衣壳是立体对称二十面体,氯化铯中浮密度1.15~1.17g/ml,有包膜。猪瘟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不能凝集红血球,与牛腹泻病毒有相关抗原。该病毒对乙醚敏感,对温度、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抵抗力较强。猪瘟病毒能在猪胚或乳猪脾、肾、骨髓、淋巴结、白血球、结缔组织或者肺组织的细胞中培养,也可在传代细胞中培养如:PK-15,但在这些细胞上不产生明显病变。 病原学 猪瘟病毒的基因结构: CSFV为有囊膜病毒,40--60 nm,单股正链RNA。CSFV基因组长约12.3 kb,仅含有一个大的开放性阅读框架(ORF)。此ORF翻译成含389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438 kDa的多聚蛋白,并进一步在病毒和宿主细胞蛋白酶的作用下加工为成熟蛋白.CSFV的所有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均由该ORF所编码。ORF两侧是5’一端非翻译区(5’-UTR)和3’一端非翻译区(3’-UTR).且5’一端无帽子结构.3’一端无poly(A)尾巴。这一大前体蛋白以共翻译和后翻译的形式在细胞蛋白酶和病毒特异蛋白酶作用下.加工成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其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病毒RNA上的编码顺序为Npro、c、Erns(E0)、E1、E2、P7、NS2-3、NS4A、NS4B、 NS5A、NS5B。NS2-3可被加工成NS2、NS3(P80),除C、E0、E1和E2为结构蛋白外.其余均为非结构蛋白。 病原学 目前已经定位的CSFV蛋白有5种,即 Npro、C、Erns(E0)、E1和E2.它们均由CSFV的 RNA-ORF5’一端所编码。在结构蛋白中,最具有免疫防制研究价值的是EO和E2。 HCV病毒囊膜有55ku和46ku两种糖蛋白,核衣壳则为36ku蛋白质构成。HCV和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既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又有交叉保护作用。 HCV为单一血清型,尽管分离不少变异株,但都属于一个血清型。HCV野毒株毒力差异很大,有强、中、低、无毒株以及持续感染毒株之分。强毒株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中毒株一般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可感染胎儿引起轻微临诊症状或亚临诊感染,但胚胎感染或初生猪感染可导致免疫失败和死亡。无毒力株能引起高度病毒血症,但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呈持续感染。 病原学 HCV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但存活的时间部分取决于含毒的介质。血液中的病毒在56℃60min可被灭活,60℃10min可使其完全丧失致病力。而脱纤血中的病毒在68℃30min尚不能灭活。病毒在冻肉及其制品中可以存活6个月之久。在猪粪便中HCV于20℃可存活2周,4℃可存活6周以上。病毒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敏感。病毒在PH5~10条件下稳定,过酸或过碱能使病毒失活,氢氧化钠、漂白粉等溶液中很快失活,2%的氢氧化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