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_谷精草的药用价值
谷谷精精草草的的功功效效与与作作用用_谷谷精精草草的的药药用用价价值值
谷精草简介
谷精草图片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谷精草的药用价值
谷精草的药用附方
谷精草的配伍应用
谷精草的副作用
谷精草简介
谷精草,中药名,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 花茎的头状花序。秋季采收,将花
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
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揉碎花
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
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无臭,味淡。
谷精草图片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1、 《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2、 《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谷精草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 花茎的头状花序。
【性味】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肝、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日退翳。
【主治】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5~10g。
【炮制方法】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禁忌】阴虚血亏之眼疾者不宜用。
谷精草的药用附方
1、治风热目翳,或夜晚视物不清:谷精草一至二两,鸭肝一至二具 (如无鸭肝用白
豆腐)。酌加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一次。 (《福建民间草药》)
2、治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风等分。为末,米饮服之。 (《纲目》)
3、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谷精草一两,生蛤粉五分,黑豆皮二钱,加白芍三钱 (酒
微炒)。上为细末,用猪肝一叶,以竹刀批作片子,掺药末在内,以草绳缚定,磁器
内慢火煮熟,令儿食之,不拘时,连汁服,服至一、二月。 (《摄生众妙方》)
4、治小儿雀盲至晚忽不见物: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
瓦罐煮熟,日食之。忌铁器。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
下。 (《卫生家宝方》)
5、治偏正头痛:谷精草一两,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子上,贴痛处,干又换。
(《姚僧坦集验方》)
6、治脑风头痛:谷精草 (末)、铜绿 (研)各一钱,消石半钱 (研)。上三味,捣
研和匀,每用一字,吹入鼻内,或偏头痛随病左右吹鼻中。 (《圣济总录》谷精草
散)
7、治牙齿风疳、齿龈宣露:谷精草一分 (烧灰),白矾灰一分,蟾酥一片 (炙),
麝香少许。上药,同研为散,每取少许,敷于患处。 (《圣惠方》谷精草散)
8、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二钱。
(《圣惠方》)
9、治小儿肝热,手足掌心热:谷精草全草二至三两,猪肝二两。加开水炖一小时
服,日一至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10、治小儿雀盲至晚忽不见物:羊肝1具,不用水洗,竹刀切开,入谷精草1把,瓦罐
煮熟,日食之。忌铁器。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30丸,茶下。方中
谷精草明目退翳,为君药。 (《卫生家宝方》)
谷精草的配伍应用
1、配密蒙花:谷精草甘辛走行上焦,直达巅顶,善于疏散头部风热,而无寒凉遏抑
之弊,其明目退翳之功优于菊花,长于治风热外袭、风重于热之目不明实证;密蒙花
甘以补血、寒以清热,养血明目,专在治本,与谷精草之偏治风热不同,二者合用,
标本同治,明目退翳。
2、配防风:二药都可祛风,但谷精草善疏风热而明目退翳止痒,防风表散而化湿,
同用有疏风明目止痒的功效,可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并能止风邪客于肌表的瘙
痒。
3、配龙胆草:谷精草散风热退翳,龙胆草清泄肝火,合用有疏风泄热退翳的功效,
可用于肝火目赤、目生翳膜及头痛、齿痛。
4、配石决明:二药都有清肝明目以退翳效能,相须为用,效果更好,可治翳障、目
昏不明。
谷精草的副作用
1、 《本草述》:“忌铁。”
2、 《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以上就是一些谷精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
道。
本文作者:饮食行业头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