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范文

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范文 在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那个神秘的地带,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纪念碑碑园。那儿的土地上,曾经留下了千万个红军战士的足迹和音容笑貌,留下了红军战士以坚强的意志,无穷的智慧,跨过雪山草地的胜利和喜悦。然而,也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同志,在与恶劣的气候斗争中,他们被夺走了生命。他们为了神圣的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人永远怀念他们。   纪念碑园坐落在川西北松藩县境内的元宝山旁,远远望去,便可看到山顶上有一座金光闪烁的金碑。金碑的顶端直冲蓝天白云,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林。山旁有一大片布局有序、制作精致的建筑群,其中有群雕、浮雕、石雕和铜雕等许多珍品,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从开始到胜利结束的艰难历程。纪念碑在松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就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修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这里原是川西北草地,方圆数百里,历史上一直属松藩县管辖,故又称“松藩草地”。境内草地无垠,雪山丛列,草地里有很多沼泽地,雪山里有高入云霄的大雪山。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时,曾经在这里几度爬过雪山,跨越草地,举行过重要的会议,进行过激烈的战斗,这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描写的那样,“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当时除了国民党反动派几路围攻之外,还发生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事件,使红军处于内外夹攻的困境,造成很大损失。再加上恶劣的气候和人烟稀少的环境,部队没有衣服和食品,饥寒交迫,只能靠吃草根树皮充饥。然而红军用难以想像的毅力,排除万难,终于爬过雪山走出草地,最后在甘肃会宁实现一、二、四方面军胜利大会师。记得不久前在一位老红军的回忆录中曾看到这么一些片段:“我们在雪地里艰难地爬行,忽然天气变了,先是大雾,接着又是大雪和冰雹,加上刺骨的寒风,我们全身冰冷,个个喘着粗气,一些体弱的同志栽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终于爬上了山顶,这时的心情,真是悲喜交集,喜的是到了山顶,就有了跟上部队的希望了,悲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躺着许多已经牺牲了的同志。他们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口气。”这只是长征历程中的一个侧面,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   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朝着金碑的方向走去。金碑背向雪山,面对草原,凌空直立,气势雄伟。它的上方站着一位红军战士的铜像,铜像上的红军战士,身披羊皮背心,脚踏三角立体柱,双手高高举起,一手握着步枪,一手持一束鲜花,显得十分威武刚强。铜像下边的碑身为三方三角立体柱,每方镶嵌着一颗巨大灿烂的红星。它象征着红军的三大主力,紧密团结,坚不可摧,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金碑的底层座基用白色的汉白玉石贴面,形如雪山,四周以绿色的水磨石铺垫,形如草地。不但制作和雕刻精细,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寓意深长,使人回味无穷。   我们边瞻仰边听介绍,穿过一段宽阔的阶梯,便见碑园大门中间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九个金色大字,它把人们带入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战斗和艰难的岁月。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反映旧中国历史背景的碑园序幕——“黎明火种”,这是一座由三块灰黑色的巨石纵横交错组成的石雕,里面安装着一个直径约60厘米、圆形的亚金铜和水泥浇铸的金色的球体,在巨石的缝隙处,闪闪发光,犹如一颗孕育着生命、生机勃勃的种子,即将破土而出。雕塑家们采用抽象的手法,比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最后胜利。   站在广场中心的台阶,可以看到碑园高低错落的全景,艺术家们利用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经过精心设计,将当年红军长征中艰苦悲壮的历程,真实地书写成文字,雕琢成塑像,使后辈人永远牢记,伟大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以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的代价换来的。   我们还观赏了大型群雕,这是碑园中最大的一群雕塑,它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占地面积很大,内容丰富而悲壮。从红军长征开始及至胜利到达陕北,中间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有人物,有故事,有感人肺腑的场面,都用精致的雕塑艺术形象地表达出来。在群雕的不远处,有一块双面浮雕,但在标牌上赫然写着“断壁浮雕”四个楷字。它一面雕刻着苏区人民提着食品,端着茶水,其中有少数民族同胞一起,携老扶幼,挥泪送红军的场面;另一面是身着全副武装的红军指战员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父老乡亲。艺术家们特意在送行和告别的空间雕壁上,设计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