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Ο-物探与化探.PDF

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Ο-物探与化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Ο-物探与化探

第 23 卷第 3 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 . 23 ,No . 3 1999 年 6 月 GEOPH YSICAL GEOCHEM ICAL EXPL ORA TION J un . ,1999 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 方  剑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  430077) 摘  要  利用华北地区的2°×2°网格 S 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 15°×15°的网格平均布格重力 异常 ,采用约束最小二乘方法反演 ,得到了华北地区岩石圈内 6 个层面上的密度分布结果 。反演 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岩石圈密度极不均匀 ,反映了区内强烈的构造活动特征 ;层内密度分布与大地 构造有明显的相关性 ,不同的构造单元存在着密度差异 ,断裂带表现为密度异常梯级带 ;壳内存在 着低密度层 ,华北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主要发生在这一深度上 ,可能与之相关 。 关键词  华北地区;布格重力异常 ;反演 ;密度分布 华北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 四周由几条大断裂所围限 ,其内部新生代裂谷系 ,断陷盆地 十分发育 ,是强震活动的重要场所 〔1〕。华北地区的岩石圈结构 、地幔的动力学过程及震源机 制等问题引起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兴趣 ,对此 ,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大量的地震 、大地电磁 、 地热和重磁等地球物理方法的探测工作已在该区展开 ,获得了一批极有价值的成果 〔1~3 〕。 本研究先利用地震测深 、大地电磁等方法得到的岩石层结构作为几何模型正演计算沉积 层 、莫霍界面及岩石圈底面产生的重力影响 ,并从布格重力异常中扣除这些影响 ,再利用 10~ 100 km 深度范围内的地震 P 波 、S 波层析成像结果进行速度 —密度转换 ,得到华北地区 2°× 2°网格密度结构的初始模型 。以此密度模型作为约束条件 ,结合该区 15′×15′网格平均布格 ( ) 重力异常进行反演 ,最后给出华北地区 东经 105°~120°,北纬 32°~42°的密度分布结果 。 1  反演方法 1 . 1  重力场的分离 由于地表重力场包含了地表 —地核物质密度不均匀性的信息 ,所以在反演岩石圈密度分 布地必须将岩石层以下的物质产生的场扣除。Carl Bowin ( 1986) 在研究重力场源埋藏深度与 卫星重力位系数关系时 ,给出了场源最大埋藏深度与重力位系数球谐函数阶数的表达式 〔4 〕 ( ) ( ) Z = R/ n - 1 1 式中, Z 为场源埋藏深度, R 为地球半径, n 为球谐函数阶数 。这样, 从地表重力异常中减去 2 ~50 阶卫星重力场, 即可得到岩石层内物质不均匀产生的重力异常 ge , 再从 ge 中扣除岩石层 ( ) 中各界面 沉积层底 、莫霍界面 、岩石层底 的影响所剩的重力异常即为岩石层内密度不均匀产 生的场 。 1. 2  约束最小二乘反演方法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497340 15   1998 年 8 月 6 日收稿 , 同年 10 月 10 日收修改稿 。 ·180 · 物  探  与  化  探 23 卷 由于实际地球的物理性质一般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块连续函数, 可以将这样的函数离散 化为有限个离散参数 。可以把模型响应 ( ) T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