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等温过程中
该过程是否是准静态过程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氧气与氮气互扩散过程中所经历的任一中间状态,氮气与氧气的成分都处处不均匀, (2)?准静态等压加热过程中的功 然后使气体与一系列的温度分别为 ΔTTi (3)准静态等体积功 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元功一般表达式: 〔例5.6〕 :从表中查得在 0.1013 MPa、100℃ 时水与饱和水蒸气的单位质量焓值分别为: 419.06×103 J · kg-1和 2676.3×103 J · kg-1, 试求此条件下的汽化热。 解: 水汽化是在等压下进行的。汽化热也是水汽化时焓值之差。故 l = h汽-h水 = 2 676.3×103 - 419.06×103 = 2 257.2×103 J · kg-1 。 例5.13:1Kg O2,在温度200C的等温过程中,由1 atm → 10 atm ,求外界所做的功和O2放出的热量。 解: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可得到 在等温过程中: 外界对氧气做的功为: 等温过程中其内能不变,外界做功全部转换为热量放出,所以氧气放出的热量也为 。 例5.14、一气缸内盛有1mol 温度为27oC、压强为1atm的氮气,先经一等压过程到原体积的两倍,再等容升压为2atm,最后等温膨胀到1atm,求:氮气在整个过程中的Q、△E、A。 解:由题意,做出 p – V 图: 状态参量: Ⅰ:p0、V0、T0 Ⅱ:p0、2V0、2T0 Ⅲ:2p0、2V0、4T0 Ⅳ:p0、4V0、4T0 Ⅰ Ⅱ Ⅲ Ⅳ 例5.15、温度为250C,压强为1atm的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到原来的3倍:(1)计算这一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2)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做的功又是多少? 解: (1) 对等温过程 pV=C (2) 对绝热过程: 代入上式,得 解题步骤: 1、画出p-V 图; 2、确定转折点状态参量; 3、应用等值过程方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具体求解。 (注意单位,并注意应用状态方程,过程方程) 热机发展简介 1698年萨维利和1705年纽可门先后发明了蒸汽机。 1765年瓦特进行了重大改进 ,大大提高了效率。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原理图 时至今日: 内燃机 蒸汽机 利用气体的循环过程将热量转换为对外做功。 蒸汽机的物理学原理: 各种热机的效率: 蒸汽机 柴油机 液体燃料火箭 汽油机 §5.7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重点) 一、热机循环 热机:把热转化为功的机械装置 包括:(1)工作物质, (2)高温和低温热源, (3)对外做功的机械装置。 循环过程:指系统从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的中间状态,最后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工质 工质是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P-V图上一闭合曲线描述一次循环过程。工质经一循环内能不变,作功只与吸热有关。 热机 W0 Q吸Q放 正循环 致冷机 W0 Q吸Q放 净效应:对外作功 逆循环 净效应:吸热 热机能流图 实例:蒸汽机的循环 效率: Q1 Q2 W1 W2 介绍: 空调机的循环 — 致冷机与热泵原理的结合 季节 作用 低温热源 高温热源 效果 夏天 冬天 冷泵(W) 热泵(W) 房间 大气 大气 房间 室内降温 (对房间致冷) 室内升温 (对大气致冷) W Q2 Q1 夏天 W Q2 Q1 冬天 压缩机作功,吸热传向高温热源 1.研究循环过程的理想模型 —— 卡诺循环 循环图形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要无穷多个热源才能得以实现。 二、卡诺循环 卡诺:具有科学家素质的工程师。 “为了最完整地研究由热得到动力的道理,必须不依赖于任何特定机构和任何特殊的工作物质,必须使所进行的讨论不仅适合于蒸汽机,而且可以应用于一切可以想象的热机,不管它们用的什么物质,也不管它们如何动作。” 思考:试设想最简单的循环模型 是否最简单? p p V V O O 卡诺循环:工质只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能量的准静态循环 卡诺正循环或卡诺逆循环 1) 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能量(两个等温过程) 2) 不与其他热源交换能量(两个绝热过程) 如何在 p–V 图中表示? 特点 简单:只需要两个热源 重要:可以组成任何一种循环 理想化:忽略不必要热损耗 P 0 V (1) (2) (3) Q1 Q2 (4) T1 T2 V1 V4 V2 V3 0 Q1-Q2=W1-W3(净功) ?E’=W4 -W4 0 (4) ?(1) 0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