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节 孝文帝的改革、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三节 孝文帝的改革、作用

课程标准 1.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点击高考 1、由于本专题是新课程增加内容,以往高考中几乎没有涉及,所以学习时务必高度重视。 2、选修部分高考明确规定只考主观题,因此主要在于创造一些情境性材料,以培养阅读、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 *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必要性:社会矛盾激化或面临严重统治 危机(阶级、民族) 推动力或可能性:冯太后临朝听政并 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文化 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第一节 改革前的北魏 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这是一个华丽的、生机丛起的时代 时代特征: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 一、孝文帝前期改革(冯太后主持) 措 施:4个 二、孝文帝后期改革 措 施:1、迁都洛阳(原因、策略、意义) 2、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生活方式、政治、经济) 1.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注意题干材料前半部分为“分田”,后半部分为“纳调”,体现了耕种国家土地需要承担国家的租役,故选D。A、B、C只是说明分地,且说法都错误,A错在“全部”,B错在“平均”,C错在“出售”。 2.据《魏书》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hú]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爵无禄”“以为官司之禄”和“赃满一匹者死”可知是北魏制定的官吏俸禄制度,其目的是整顿吏治。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45)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 第三节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影响) 一、经济:促进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 (农耕经济、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 二、民族: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缓和民族矛盾。 三、政治:奠定南北统一的基础, 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准备条件。 1.(2013·青岛模拟)下列史料无法直接反映出北魏时期洛阳繁荣景象的是(  ) A.“宫阙壮丽,列树成行” B.“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C.“京畿之内,路有行馑” D.“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京畿之内,路有行馑”: 都城附近,路上随处可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