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皆伐作业与森林更新.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皆伐作业与森林更新

第八章 皆伐作业与更新 皆伐(clear cuttings)是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伐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保留部分母树),并于伐后采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 皆伐迹地一般采用人工更新,但在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有保障的皆伐迹地,可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第一节 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由于皆伐迹地完全失去了原有林木的遮蔽,在裸露迹地上的小气候、植物和土壤条件与林内相比均有显著的变化。 这些环境条件的特点,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的成败。 一、迹地小气候 (一)变化 1温度在皆伐迹地上,由于太阳辐射直达地表,气温和土温都高于林内,尤其地表温度增高和相对湿度的减低更为显著 个别晴天迹地表层温度可达43℃,而在枯枝落叶的表层,温度竞高达61.5℃(为幼苗的致死温度 2蒸发与降水量均大于林内 3风的变化,迹地明显大于林内 (二)影响 1有利 伐后保留和人工栽植的幼树,由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光合作用强,并可以吸收充分的养分和水分,生长量显著比在遮荫下大为提高。 不利影响表现在 ①幼苗在早春提前失去积雪的保温作用,加上这一期间昼夜温差大,容易发生霜冻、冻拔和日灼危害,造成部分植株的死亡; ②同时由于迹地总的受热量增高,为虫害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如调查东北林区迹地人工更新的红松、落叶松幼林,均有不同程度的松球蚜和松大象鼻虫的危害,尤其后者危害严重。 二 迹地植物和土壤 (一)植物:植物生长条件的变化直接受小气候条件的影响 1最初1-2年,接近林下植被,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2迹地与林内植被有显著的差别 (二)土壤 1根系的盘结,失去原有林下疏松多孔的性状,土质变紧,通气性能减弱 2干旱气候下,更为干燥;湿润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增高,极易造成水分滞积,特别是较平缓地域容易引起地表沼泽化。 总得看来:新皆伐迹地具有杂草灌丛少,覆盖度小,土壤疏松等特点,有利于天然和人工更新。 如进行植苗更新时,可省去刨坑整地工作,仅搂去栽植点上的地被物即可栽植 伐后4~5年的旧皆伐迹地为杂草所布满,将会大大增加整地、抚育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更新的成活率与保存率。 第二节 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皆伐迹地天然下种更新,就是依靠天然种源,俗称是由“飞籽成林”形成森林的。 中国古代对天然下种更新就很重视,早在15世纪初便有“柴松(指马尾松)飘子落处,即出松秧;尤宜上山”(《汝南圃史》1620年的记载)。 皆伐后的迹地若能及时更新,会取得较好效果。但通常往往需要延缓到种子年,并配合有适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气候条件,才能有更多的幼苗。 更新延缓时间越长对更新越不利,一是杂草、灌丛大量侵入阻碍更新,二是更新发育起来的林分不整齐,早期更新的一些林木将成为“老狼木”。皆伐只要运用得当,按照自然规律处理,可以达到预期更新的良好效果。 一、迹地的天然种源 (一)来自邻近林分 种子主要靠风播于全伐区。一般是靠近林墙的种子数量多,越向伐区中心数量越少。 (二)来自采伐木 当采伐作业为种子年时,更新种子可来自采伐木。在采伐时种子从树上脱落。这种办法适用于各种喜光树种,更新幼苗一般比较均匀一致。 (三)来自地被物 森林土壤和枯枝落叶层中经常储存有大量的种子。有些树种种子能在地被物内保存数年仍不失发芽力。如油松、云南松林地上经常有较多种子。红松种子可在枯枝落叶层内保留2~3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失发芽的能力。如果林地上脱落种子多的年份能与采伐年度吻合,或者落种后的第二年采伐,则能显著提高地被物中种子在更新中的作用。 二 伐区的排列方法 欲使种子能较均匀地散布于全伐区迹地,就需要讲求伐区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法等。 一般伐区面积应适当减小,形状最好是长而窄,呈带状。伐区的可靠落种宽度,依树种而异,一般应为树高的2~5倍(50~l00m),同时还应了解种子散布期的主风方向,务使伐区的长边(即伐区的方向)与主风方向相垂直。 伐区排列方法,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通常采用的有3种:即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和块状皆伐,现在仅用块状皆伐。欧洲如林业发达的芬兰、瑞典等国也多为块状皆伐,美国、加拿大则多用连续带状皆伐。 (一)带状间隔皆伐 是将整个采伐的林分划成若干采伐带(伐区),隔一带采伐一带。几年后,当采伐带内已更新起来,再伐保留带。 第一次采伐的伐区,两侧保留的林墙可起下种及保护更新的幼苗、幼树的作用 一般第一次采伐的伐区、应配置在下风方向,有利于天然更新下种。第二次采伐的伐区已无周围林墙,这时为了达到更新目的,可以采用:1人工更新;2保留母树;3于种子年采伐;4改用渐伐等 采伐带与保留带的宽度相等,也有两次采伐带宽度不一定相等的。由于第二次采伐后的迹地,已无林墙,天然更新非常困难,故第一次采伐带最好宽些,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