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液过滤特性的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变化

第一节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发酵液成分复杂:菌体,残存的固体培养基,未被微生物完全利用的糖类、无机盐、蛋白质,以及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 发酵液特性: 1、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 2、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3、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可压缩的粘稠物料); 4、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5、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化、微生物污染、蛋白质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以上使固液分离变得相当困难,应进行适当预处理才行,降低滤饼比阻,提高过滤与分离速度 U×A= A2△P X= A△P xwμ(v+vF) Uwμ(v+vF) A:过滤面积;△P:为通过滤饼和过滤介质后的压力降; U:滤液通量;W:单位滤液体积中沉积固体的干重; u:滤液的粘度;V:单位时间内累积的滤液体积。 vF为沉积与过滤介质阻力相当的滤饼厚度所滤过的滤液体积 x=(m-n-1ln+1t2n)(△P)n △P:为通过滤饼和介质后的压力降; m:单位质量干滤饼对应过滤饼的质量; l:床层厚度; n:常数,滤饼的可压缩度,不可压力n=0,高度可压n=1; n=0,x=m-1l=l/m,x下降减少床层厚度;m上升减少滤液的悬浮物; n=1,x=m-2l2t2(△P)2,x下降l下降,t下降(过滤时间),△P下降悬浮物,粘度下降,m上升,减少悬浮物。 一、降低液体粘度(加水、加热) 对于通过一个圆形直管的粘性流可采用哈根—泊肃叶(Hagen-poiseuilles)议程: U= Dc2△P → U= dm2△P 32μlc kμbm U:流体的平均速度,μ为流体的粘度,△P为流体流过圆管的压力降,dc和lc分别为圆管的直径与长度。dm、bm为流体流过滤床层的当量直径为长度。K,常数取决于床层结构。 可见U与μ成反比,降低粘度可有效提高过滤速率。 1、加水稀释法: (1)加大后继过程的处理任务; (2)实际效果:即若加水一倍,则稀释后液体的粘度下降50%以上才能有效提高过滤速度。 2、加热: 加热可降低粘度:如120Be麦芽汁40度加热到75度粘下降一半,速可加倍。如链霉素PH3.0时,加热70度,半小时,过滤速度可增大10—100倍。(有蛋白质凝聚,m上升) (1)加热温度控制:不影响目标产物的活性; (2)时间控制:不造成细胞溶解,胞内物处溢,使后续分离纯化复杂化。 二、调整PH (1)对于两性物质(氨基酸、蛋白质),调PH至等电点,所带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发生等电点沉淀。 (2)膜过滤中,调整PH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减少堵塞和污染; (3)细胞、细胞碎片及某些胶体物质等在某个PH值下有可能凝聚成较大颗粒,有利过滤。 三、凝聚与絮凝 1、凝聚 (1)双电层:发酵液中胶体粒子的表面——带电荷(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自动基因的电离)——如菌体或蛋白体(生理PH值下)带负荷——静电引力,吸附阳离子——在界面形成双电层——使胶粒之间不易凝聚,稳定分散。双电层电位越高,电排反越强,胶粒稳定,分散越好,过滤越难。 (2)电解质的凝聚: 加入电解质——异电离子作用下,双电原电位降低——胶体稳定下降——相互碰撞而凝聚。 (3)凝聚值 凝聚值:使胶粒发生凝集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mmol/L)。 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凝聚值就越小。A13+>Fe3+>H+…… 常用的有明矾(硫酸铝)、石灰、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2、絮凝 ①相对凝颗粒粗大; ②相对凝聚更为昂贵; (1)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絮凝剂(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数万—1千万,长链结构)——链节上含有许多活性官能团,阴离子(-)或阳电子(-NH3+)、不带电的非离子型基团——通过静电引力、范 华力、氢键等吸收在胶粒表面——当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胶粒表面上——产生桥架联授——形成较大絮团。 (2)絮凝剂化学结构 ①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官能团,能与胶粒表面结合。 ②长链线性结构,与较多的胶粘液表面结合。 ③相对分子质量不能超过限度,保证其有良好的水溶性。 (3)絮凝剂的分类: ①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大 类(絮团粗大、用量少、絮凝快、效好,但有毒)、聚丙烯酸类(无毒,可用于医药、食品)、聚乙烯等。 ②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 ③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明胶、骨胶、壳多糖、海藻酸钠、聚糖类胶粘物。 (4)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确定了某种絮凝剂) ①添加量:试验确定最适添加量 少:胶粒吸附不完全 多:形成的絮团小 ②PH值:影响絮凝剂活性官能团的电离度,进一步影响吸附强弱。 另外还有:搅拌转速、时间等。 3、混凝 混凝是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 (1)单独使用絮凝剂 如带负电的菌体、蛋白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