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 安全气囊.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安全气囊

* 第六章 安全气囊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一、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历程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1.按碰撞类型分 2.按照安全气囊安装数目分 3.按照安全气囊的触发机构分 * 安全气囊本身就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出现的,当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配合使用时可降低死亡率47%,而不系安全带只有安全气囊的情况下仅可降低死亡率18%。 安全气囊同样也有不安全的一面,据计算若汽车以60km/h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样头部、颈部、胸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就很难承受。因此,如果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 安全气囊的新技术实例 福特的自适应安全气囊在打开后可以随使用者的体形而变化,在安全气囊的下部分做了向内收缩可以减少对使用者胸部的压力。新的气囊在和人平行的肩部位置加装了出风口,可以在充气后抑制气囊膨胀从而减小对身材娇小乘客的压力,而身材高大的乘客会堵住出风口那么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 另一项技术应用是福特新安全气囊可以根据座椅位置来调整打开的程度,气囊上的各个出风口会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工作。同时加强了对乘客头部与颈部的保护。 *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囊组件、电控装置(ECU)等组成。如图2-1所示 *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 G179 驾驶员侧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180 副驾驶员侧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283 前部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驾驶员侧 G284 前部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副驾驶员侧 G256 驾驶员侧后部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257 副驾驶员侧后部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E24 驾驶员侧安全带拉紧器 E25 副驾驶员侧安全带拉紧器 G452 座椅坐人识别压力传感器 E224 用于关闭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开关 K19 安全带指示 K75 安全气囊指示 J533 数据总线诊断接口,在左侧脚部空间内,中控台附近 J23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副仪表板后下方 N95 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点火器1 N96 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点火器2 N131 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点火器1 N132 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点火器2 N199 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驾驶员侧 N200 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副驾驶员侧 N201 后部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驾驶员侧 N202 后部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副驾驶员侧 N153 驾驶员侧安全带拉紧器触发装置 N154 副驾驶员侧安全带拉紧器触发装置 N196 驾驶员侧后部安全带拉紧器引爆装置 N197 副驾驶员侧后部安全带拉紧器引爆装置 N251 驾驶员侧头部安全气囊触发装置 N252 副驾驶员侧头部安全气囊触发装置 K145 - 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副驾驶员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安全气囊包括气体发生器和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30毫秒)产生大量的气体充满气囊;控制装置集成在行车电脑中,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控装置接收多个传感器传来的车身不同位置的减速信号,经过反复不断的分析、比较、计算,决定是否发出点火信号。 *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四、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1.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图2-2 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2.安全气囊系统的动作过程 图6-3 气囊引爆过程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安全气囊系统的有效范围 图2-4 正面碰撞时安全气囊的有效范围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五、安全气囊系统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 (1)安全气囊被紧紧地折叠后置于气囊式方向盘的缓冲垫下及仪表板内,必须与安全带同时使用,才能完全发挥它的保护效果。 (2)安全气囊只能用一次,用完即报废。若仍需要,则需重新购置新品安装。 (3)安全气囊是在瞬间充胀弹出,人员的头部、胸部应与方向盘盖板及仪表板保持安全距离,才能使气囊发挥预期的功效,以免在汽车撞击时遭强力弹出的气囊撞伤。 (4)安全气囊充胀瞬间只有较高的温度。且会有短暂的白色烟雾,在气囊泄气时,有热气散出,应避免灼伤。 (5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