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2005学年01学期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09学年第1学期
生物科学 专业 2008 级《 动物生物学 》期末试卷
题 号(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核分人 得 分 总分 评卷人 (考试形式:闭卷 )
一、名词解释题(共分,每小题分
1. 洄游
2. 内环境
3. 羊膜动物
4. 同律分节
5. 原肠作用
二、判断题(共分,每小题分
1. 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内部是不对称的,具有极性。( )
2. 侧线是水生动物特殊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水流、水压和低频振动。( )
3. 变态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的重大改变,并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
4. 海绵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
5. 植物性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 )
6. 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溶解的纤维蛋白质原凝集成不溶解的纤维蛋白,渗出的液体为血清。( )
7. 两栖类的唾液腺具有消化和湿润的作用。()
8. 鸟类的呼吸有肺、气囊、皮肤协同完成。( )
9. 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是脊索动物区别于非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 )
10. 内骨骼起源于内胚层,外骨骼起源于外胚层。( )
三、填空题(共分,每分
1. 爬行动物的牙齿按着生的位置不同分为( ),( ),( ),龟鳖类无齿,代之以角质鞘。毒蛇前颌骨和上颌骨上少数几枚特化的大牙即为毒牙,按结构不同分为( )和( )。
2. 扁形动物体壁由( )和( )紧贴在一起形成,称为皮肤肌肉囊。
3. 动物繁殖的方式有( )和( )两大类。
4. 生物多样性大致分为( ),( ),( ),( )等四个层次。
5. 鳃适应于呼吸的共同特点是( ),( ),( ),鳃中血流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
6. 动物体有四种不同形态和机能的组织构成,一般分为( ),( ),( ),( )。
7. 两栖类呼吸器官包括( )、( )和( ),主要通过口咽式呼吸方式进行气体交换;爬行类适应陆生环境,主要通过( )呼吸方式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呼吸系统特化,具有发达的( )系统和( )系统,主要行( )呼吸。
8.Mayr(1963),Grant(1971),Bush(1975),White(1978)等认为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可分为( ),( ),( )三种。
四、选择题(共 分,每小题 分)
1. 2. 羽毛呈鳞片状的鸟类是()
A、鸵鸟 B、企鹅 C、猫头鹰 D、军舰鸟
3.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趋势是( )
A 无神经→腹神经索→神经网→梯形神经
B 梯形神经→腹神经索→链状神经
C 无神经→神经网→梯形神经→链状神经
D 梯形神经→神经网→链状神经
4. 有“变色龙”之称的动物属于蜥蜴目,( )
A、蜥蜴科 B、石龙子科 C、避役科 D、蛇蜥科
5. 俗称的“蛤士蟆”指( ),俗称的“癞蛤蟆”指( )
A、树蛙/产婆蛙 B、雨蛙/金线蛙 C、中国林蛙/大蟾蜍 D、日本林蛙/泽蛙
6. 人类起源进化的四个阶段指()
A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能人阶段,智人阶段
B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C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现代人阶段
D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智人阶段,直立人阶段
7. 头足类的海螵鞘位于身体内部,来源于()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内外胚层
8. 两栖类具有唾液腺,能分泌黏液,具有( )功能
A、湿润食物 B、消化食物 C、湿润和消化食物 D、没有功能
9. 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两栖类和爬行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鸟类和爬行类 D、两栖类和哺乳类
10. 鳗鲡的生殖洄游属于( )
A 溯河洄游 B降河洄游 C 近海洄游 D 远洋洄游
五、简答题(共 分,每小题 分
1. 假体腔和真体腔的主要区别?
2. 如何确定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3. 中胚层形成的方式有哪2种?
4. 阐述鳄鱼目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种类。
六、问答题(共 分,每小题 分 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不完善之处?
2
班级: 姓名: 学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