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脉要精微-长春中医药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要精微-长春中医药大学

第八单元 脉要精微 《素问?脉要精微论》 《素问? 平人气象论》 《素问?五脏别论》 《素问?脉要精微论》 篇解 脉,脉诊。这里泛指诊法。 要,要领、大要之意。 精微,精湛微妙。 本篇讨论了望、闻、问、切的四种诊察方法,其中以脉诊为重点,故篇名冠以“脉要”,加之论理精确入微,所以称为《脉要精微论》。 主要内容 1、论述了脉诊的最佳时间。 2、论述了脉诊与其他各种诊法相配合。 3、论述了脉象与四时的关系。 4、论述了脉象主病和脉色合参。 5、论述了尺肤诊法。 要求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一级) “夫脉者,血之府也。” (一级)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一级) “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则生,失守则死。”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一级)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一级)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一级) 原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注释 1、诊法:诊病的原则和方法。按原文“诊法常以平旦┉┉”,诊法在此当指诊脉。 2、平旦:太阳刚升出地平线之时,即清晨、早晨。 3、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阴气、阳气,指运行于阴经与阳经之气。平旦是气由阴出阳的交接时刻,此时人刚刚苏醒,尚未劳作,阴气未扰动,阳气未耗散,皆处于相对平静状态。 4、气血未乱:指体内气血未受到疾病以外因素的干扰,其盛衰状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 5、有过之脉:指有病变的脉象。 过,过失、异常。 6、动静:指脉象的变化。 ☆切脉动静:切脉,脉诊。动静。脉搏的变化。动——阳脉。静——阴脉。如浮数为阳;迟沉为阴。由脉的动静变化,察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情况,即《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7、视精明:精明,指眼睛、眼神。眼神,是脏腑精气上注于目的表现。张介宾注:“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 8、察五色:色,指面部颜色,五色与五脏相配。脾——黄;肝——青;肺——白;肾——黑;心——赤。 面色润泽明亮——内脏精气充足。 枯槁不润——内脏精气衰败。 9、参伍:彼此相参互证之意。张介宾:“参伍之义,以三相较谓之参,以五相类谓之伍。盖彼此反观,异同互证,而必欲搜其隐微之谓。”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分析 一、本节原文指出了脉诊以“平旦”为最佳。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段原文明确指出诊病的时间以平旦为宜。因为平旦之时,病人未做剧烈的运动,未进饮食,气血平静,脉象不受环境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能如实地反映出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状况,此时诊病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但从临床实际来看,诊病都要求平旦是不可能的。因此其精神实质在于强调诊脉时必须让病人安静,尽量排除非疾病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病情资料,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学习指要P219) 二、本节还强调脉诊必须与望诊相结合,同时根据病人具体症状表现,即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疾病,认知病情轻重及预后。 原文 “夫脉者,血之府也。” 脉,指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为气血在脉道中运行,所以说脉为血之府。李中梓注云:“营行脉中故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气为之司也。”因此,全身气血的盛衰情况,可以在脉象上表现出来。(学习指要P214) 原文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提示了望神色的理论依据。精明,指眼目的神色。五色,指面色。气,这里包括了血。本文用精明五色为气之华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眼神、面色是气血集中表现的地方,故通过神色的改变,可测知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从而预测疾病的顺逆。 原文 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廩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注释 1、五脏者,中之守也:守,指五脏藏精、藏神的功能。全句意为五脏主藏精、藏神,藏而不泻,宜守而不宜失。得守则生,失守则死。本句原文强调了五脏藏精、气、神的重要性。(学习指要P215) ☆又《新校正》按《甲乙经》、《太素》:“守”作“府” 2、中盛藏满:中,体内、内脏。盛,邪气壅盛。藏满,气机壅滞。即体内邪气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