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族摆手舞的祭祀功能初探
——土家族民间舞蹈文化系列研究之八
陈廷亮1 陈奥琳2
(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 湖北·宜昌 443002)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祭祀舞蹈。从摆手舞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其所表现出的民间祭祀功能十分突出。本文即是运用艺术发生学的理论探讨土家族摆手舞的祭祀功能。
【关键词】土家族 摆手舞 祭祀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直接扎根于各民族人民生活土壤中的舞蹈,它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习俗、宗教、道德、伦理、民情等各个方面,既有横向的生活宽度,又有纵向的历史深度,它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因此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用人体表现文化、保存文化的,民间舞蹈通过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精神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和文化特征。
世居于湘鄂渝黔边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毕兹卡”)。武陵山区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上的兵家之争使之饱经忧患,从而也造就了这个民族勤劳务实,不畏强暴,和睦友善的雍然古风和顽强品格。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而且源远流长。其中摆手舞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也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大摆手土家语称“?????????????(叶梯嘿)”,“????”译成汉语就是“神”,“?????”译成汉语就是是“敬”,“?????????????(叶梯嘿)”译成汉语为“敬神之舞”;小摆手土家语称为“????????????(?????????????????(舍巴格茨)”。“?????土家语是?你们?的意思,??????是?看?的意思,????????????(又一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初五天之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摇摆发喊,名曰摆手,盖拔除不祥也清同治永顺贡生彭司铎《竹枝词》曰:“福石城中锦做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说明了摆手舞作为土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大型民间群众舞蹈在清代就已在湘西相当盛行了。今天湘西龙山马蹄寨,永顺双凤村、湖北来凤舍米湖村等地都有成百上千人聚跳摆手舞的场景。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证,笔者认为摆手舞是土家族独特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来源于古代土家人的祭祀活动,其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和祈求农业丰收。
一
原始的摆手舞起源于土家族的祭祀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摆手堂举行,通过长期的演变,今天才逐渐成为土家族人民自娱性舞蹈。
土家族跳摆手舞一般要设“摆手堂”或“摆手坪”(土家语称为“??????????????????)作为跳摆手舞的场所。摆手堂是土家人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场所。生活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人,不信神仙皇帝,只相信自己的祖先。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一切,都与祖先有密切的关系。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是祖先对他们的奖赏,三灾六病,干旱雨涝是祖先对他们的惩罚。因此,每逢重大节日,土家人都要举行隆重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正如清代永顺县土家文人唐仁汇的《竹枝词》所说 :“千年铜柱壮边陲,旧制相沿十八司;相约新年同摆手,春风先到土王祠。”
从摆手活动祭祀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祭祀八部大王、土王(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族普遍信仰土王。在土家人居住的山寨,都修建有土王庙或土司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人还信奉八部大王(敖朝河舍,西梯老,里都,苏都,那乌米,拔比也所也冲,接里会出那列也等八部大神)。土家先民认为生前强大的人,死后其鬼魂是强大的。因而把部落首领及其他对本部族有重大贡献者的亡灵,当成本部族的保护神来崇拜,其中影响最大的祖先崇拜则是土王崇拜。土家人对这些祖先神灵的信仰极为虔诚,祭祀十分隆重,除随时家祭外,每年有一次大规模的集体祭祀,具体时间各寨自定,一般为正月初三至十五。届时由梯玛主持祭祀,每晚人们聚集在土王庙前,高唱神歌,击鼓鸣钟,跳“摆手舞”。20世纪80年代所修《龙山县志·风俗志》载:“土家还信奉八部大神和土王。土家人聚居地区,都建有八部大神庙和土王庙,也叫摆手堂。每年农历正月间,土家都到神堂跳‘摆手舞’,纪念八部大王和土王”。《永顺县志·土家族》亦云:“彭氏主溪州后,各村寨设有‘土王庙’,跳摆手舞时还敬土司王”。对土王、八部大王的祭祀活动,在今天土家族民间歌谣中仍在传唱,如土家族的《摆手歌》云:“土王神来土王神,土王菩萨显威灵;今日摆手来敬您;保佑我们的安宁”。此外,大摆手舞名“?????????????(叶梯嘿)”,意思就是“敬神之舞”。可见,摆手舞很明显与土家族祭祀祖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