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知识拓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版知识拓宽

第四版 知识拓宽 【实验透视】 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每个物理概念、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物理和实验是不可分割的。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坛坛罐罐可当仪器,拼拼凑凑能做实验。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材料很多,本文介绍几例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 一、研究“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取一只空雪碧瓶,截去上部并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如图1所示),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可以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而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安然的落入杯中。 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向雪碧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放在一块海绵上,立刻看到海绵凹陷一些;将雪碧瓶装满水再放到海绵上,会发现海绵凹陷很深(如图2所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向雪碧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正放在一块海绵上(瓶底和海绵接触),立刻看到海绵凹陷一些;将雪碧瓶倒放到海绵上(瓶盖和海绵接触),会发现海绵凹陷更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三、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人怀疑,通过观察实验是让我们明白大气压存在的最好办法。为此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图3所示,将一装满水的雪碧瓶浸没于水中,抓住瓶底向上提,会发现在瓶口未离开水面之前,瓶里始终充满水,如图3乙所示。若在瓶底钻一小孔,重做上面的实验,会发现瓶中水面与瓶外水面始终相平,如图3丙所示。其原因就是因为第一次瓶里无大气压,瓶外有大气压;第二次瓶内、瓶外均有大气压且相互抵消,此时充分说明大气压确实存在。 四、研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关系”   取一雪碧瓶,在其侧壁钻三个上下位置不同的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现象,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即小孔的位置越低),水柱喷得越远.这一现象有力说明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五、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做以下实验: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如图5甲所示);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其原因就是此时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这一实验有力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引起的(如图5乙、丙所示). 六、观察“失重现象” 取雪碧瓶和装眼药水的小塑料瓶各一只,用大号缝衣针在两瓶靠近底面的两侧戳孔。再取15厘米左右的细橡皮管一段,将其两端接在两个瓶塞的接管上,使两瓶口连通起来,并将它们用橡皮筋固定在一窄木板上,如图6所示。   实验时先在雪碧瓶中装水近满,然后再连通橡皮管,手持木板竖直放置,使雪碧瓶在上,水流入到小瓶中,由于水位较高,水从小瓶两侧的孔中喷出。   如果此时使木板维持竖立状态自由下落,水就不会喷出来,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液体没有了压强。 【身边物理】 拔河的秘密 拔河取胜的关键在于脚下的摩擦力。拔河的时候,如果你想不被对方拉过去,就要努力加大脚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当然拔河队员的体重越大,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就越大,因此拔河总要找体重大的人参加。 太 阳 系 的 由 来   太阳系起源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太阳系中形成行星的物质从何而来和行星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首先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他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演化而成。在这个原始星云中,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又陆续把周围的微粒吸引过来,这样,团块越来越大,而“天体在吸引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先形成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吸引下向其下落时,与其它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变成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运动中的微粒又逐渐形成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朝同一方向转动的行星。41年后,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也独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与康德的星云说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太阳系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星云形成的。气体由于冷却而收缩,因此自转加快,离心力也随之增大,于是星云变得十分扁平。在星云外缘,离心力超过引力的时候便分离出一个圆环,这样反复分离成许多环。圆环由于物质分布不均匀而进一步收缩,形成行星,中心部分形成太阳。随着现代天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