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写作指导中教师应有的意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写作指导中教师应有的意识.doc

  浅析写作指导中教师应有的意识 俞建丽 写文章是一种高强度的表达活动,是用文字书写灵魂,倾诉情感。如何指导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如何达成课标中对作文教学的目标,如何把握中考作文命题趋势,这些教材难题和教学困扰将永远伴随语文教师左右。许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也力求在亲身实践和反思中,谈谈语文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有的几点意识,试着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几种意识既相辅相成,又与多种教学模式及读写结合、情趣作文、活动型写作、任务型写作、微写作等训练形式盘根错节,交相融合。 一、加强培养写作习惯的意识,观察、积累与写作技能互相激活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倡导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让写作像吃饭、睡觉和呼吸一样,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文教育老前辈们都强调只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受到鼓舞,得到启迪。笔者班里学生观察生活,运用表达真实感受的素材,虽很粗糙,但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写得活泼生动。诸如《剪发风波》、《姐妹拌嘴》、《奇葩表弟》、《防不胜防》、《剪橘子》、《‘老班’的‘三绝’》、《菜场“十八变”》、《最炫“婺剧风”》、《拆迁争执》、《周末见闻》等。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最终一叶能知秋,滴水见沧海。 (一)抓住契机,积累素材 教师要抓住种种契机,善加利用,让他们摆脱“无米下炊”的困境。写作的内容大于技巧,写文章的功夫在平时的积累和准备。我校开展的文体活动形式多样,社团活动异彩纷呈,如各种讲座、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现场作文竞赛、主题征文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元旦传统文化才艺汇演……仅仅是团队活动就有参观、访问、调查、考察、野炊、公益劳动、夏令营……这些活动都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得天独厚的沃土,是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是学生在实践中生成应对性写作知识、技能,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觉积累素材是形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先决条件。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是通病。教师要把“厚积而薄发”的道理讲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养成写日记、作笔记、做摘记的好习惯。只有积沙聚塔,题库丰盈,才能乐于表达,文思永不干涸。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索,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写随笔,写演讲稿,写读书笔记,写书评,写人评,写植树募捐倡议书。端午节时笔者的一个作文训练案例:(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用文字向大家介绍和讲述端午习俗的由来和故事(记叙和说明)。(2)收集端午习俗的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节日盛况(描述)。(3)韩国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成功,(从祭仪、演戏、游艺等多方面,对这一活动的丰富内涵和全过程进行简单介绍。有文章认为,这是一个传统民俗有效保护和现代传承的成功经验。)对此请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有理有据(议论)。(4)了解并比较人们对待中西节日文化的不同现象,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对传统民俗进行有效保护和现代传承,让它焕发生机和生命力(建议,对韩国这方面的有益启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强化文体训练的有效方式,学生能形成较强的表达生活的习惯和写作能力。 (二)布置任务,规范制度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制度化、任务化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结合我校和教师个人做法,除了每天课堂上的布置的练笔外,还有每日一首《千家诗》的课前三分钟的诗评演讲,每周一篇随笔、一篇摘书、评点笔记,两节课的课外阅读课,两周一篇大作文。今年寒假我们学校布置的任务是以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方式阅读优秀作品(龙应台的《目送》),并写读后感。学校利用校刊《信安》这个平台,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准备集中刊出。这类做法无疑会给同学以强烈的信心,点燃写作的热情。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他的写作就一定会有重大突破。 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并用任务和制度强化他们的写作习惯,那么他们就会时时留意身边事,处处关注社会热点,为自己的“厚积薄发”打牢根基;就会玩味阅读中的点滴,领会深远意境,学习并运用写作技巧。需注意的是教师的督促和及时的肯定非常重要,特别是适度赏识学生作文的某一优点。这样,叶玉迪《永远的代价》(同学矛盾的处理),叶宇轩《校园里的“交响乐团”》,江慧《难忘的野炊》,范晴怡《参观“百姓书院”》,吴巧灵《亲近爷爷》(“中国梦”主题写作),徐晨宇《让历史照亮未来》(校演讲比赛的一等奖)等佳作源源不断涌来。当初播下写作习惯的种子,未来才会收获乐于表达,巧妙表达的累累硕果。 二、丰富生命体验的意识,阅读、活动与写作实践有效促进 (一)阅读经典,丰富灵魂 无数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离开了阅读无法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