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普通法系国家当事人的完整陈述的义务(legal sufficiency /factual sufficiency) “一位诉讼当事人被特别要求就构成诉讼的每个原因的事实提出一个简明的陈述,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为实现完整陈述的义务诉辩人被要求只阐明基本事实,而无需陈述证据事实和法律结论,如果缺乏对基本事实的陈述,法院将裁定当事人的诉辩是不充分的,诉讼的结果就是根据对方当事人的异议,驳回诉。 现在关于完整陈述的义务向两个方向发展: (1)对于证据事实、法律结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界限作相对化处理,并只在诉辩不明确、不确定时,异议才被认可。 (2)法官有要求诉辩人消除不确定和含糊的意思的能力。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2条F项。法院可以随时依其裁量权命令删除在诉答书状中的无效抗辩或重复的、或不重要的或不确切的或恶语中伤的事项。 特点更多地关注原告的诉的完整性,而不是被告的防御的显著性。 原告的诉缺乏充分性条件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可以于提出答辩文书之前申请更明确的陈述,并应具体指明起诉状的瑕疵、被告想知道的细节。原告应于申请被法院准许后的10内或者法院指定的其他期限内补充。被告也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基于诉答文书作出即席判决(summary judgment) 二、真实陈述的义务 1.概念 当事人不得故意作不真实的陈述,或者对对方当事人所作的真实陈述作无端的争执。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就事实状况作完全且真实的陈述。 大陆法系对真实义务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禁止当事人在不知时,或者超出自己行为或者认识范围时提出事实主张或事实反驳。与前面对于不知陈述的对待方法一致。 对违反真实义务的制裁 法律没有进一步明确规定,学者认为判定是否违反了真实义务必须等到案件事实已经查明以后,才能确定真实义务是否被违反,此时主要的已不是对违反义务的一方的制裁了,而应当是该当事人的败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真实义务在制裁方面是不充分的,作为评价规范而言,可以说真实义务是没有效果或者说效果是很弱的。 2.普通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1)签名要求(signature requirement )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1条要求律师或者当事人必须确信诉讼或者答辩是有理由的。 针对的对象是律师与本人诉讼中的当事人,要求其签名证明已经检查了这些文件,对事实和法律进行合理的调查后,已经断定尽其所知所获信息及确信而言,诉辩文书及申请具有充分的理由;已经善意行事并无任何不当动机。 1993年以后律师和当事人也可以在文书之外提交一个独立的文件,声明事实主张的真实性,以代替在文书上签名。 制裁。实践中的制裁主要是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制裁,目的是补偿受害人,制裁对象是实施了非真实行为的特定的个人。如果被制裁者是律师,律师事务所应承担连带责任。 1993年以后制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第一,为防止大量的制裁申请出现,规定了安全港条款。申请人将制裁申请直接送对方,后者有21天的安全港期间,在该期间内,他可以选择撤回或者修改原来的文书,也可以对之进行否认。21天的安全港期间届满,当事人仍不修改的才提交法院。当然法院也可以主动进行制裁,但应首先向律师或当事人发出说明理由的命令,该命令允许被质疑的人作出回答以及采取措施消除问题。 第二,制裁的目的是防止不良行为,而不是 给予对方当事人以补偿; 第三,法院享有自由裁量权,可以宽恕某些无关紧要的违反义务的行为。 第四,不仅针对特定的律师,律师事务所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2)宣誓证实 当事人通过宣誓说明自己主张或者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当事人宣誓制度有一定的历史变化,1848年出现,1949年以后,当事人有诉辩文书宣誓证实的选择权,但一旦一方作了选择,双方当事人均需要对此后所有的诉辩文书进行选择。目前有三种模式: 其一,废除了宣誓证实制度。联邦和采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所有州; 其二,强制一体适用; 其三,保留当事人的选择权 内容:当事人必须宣誓证明他拥有的相关被主张事实的信息是由其本人人亲自获得的,或者证明他具有与事实相关的信息,并且基于该根据而相信该事实真实。 三、及时陈述的义务和具体陈述的义务 (一)具体陈述的义务 当事人陈述不能以大概为己足,而必须尽可能具体。“一方面具体化陈述可使法院尽早且容易确定争点之所在,并据此决定证据调查之方向,进行有意义而非天马行空或无益之证据程序,以减少法院劳力、时间、费用之浪费,更可避免重复传唤证人,使其免于受重复询问之劳顿,另一方面,经由要求当事人在书状先行程序、准备程序或言词辩论期日中为具体化之陈述以确定争点,可避免言词辩论期日中遭受来自于对造之突袭,而能进行适当且有效之攻击防御,此实有助于贯彻诉讼权之保障。”沈冠伶。 (二)及时陈述义务。 当事人应当及时提出对事实的主张以及支持主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