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西苗歌“萨”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位于湖南湘西的苗歌“萨”是一种独具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歌乐,她婉转悠长的曲调、简洁朴实的唱词为丰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类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论是从她的始源与中华音乐文化不容分割,还是从她的曲式结构出于传统而又独放异彩等方面来看,它的存在与发展都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市场影响下,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坏,又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走向没落;这种局面也使得 “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本文作者多次深入湘西花垣县“萨”的流传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萨”的流传现状,对“萨”的挖掘发展、传承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萨”;传承;保护;创新
湘西苗族是一个音乐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他们最先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迁至江汉平原,又因战乱等因素往西南甚至海外迁徙;在他们千百年的民俗民风中流传下来的原生态音乐成为了今天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精品,而湘西花垣县地区的“萨”更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萨”在苗语中是苗歌的意思,是当地一种极具特色的音乐演绎形态,现保存的大多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但由于多元化文化市场的发展,合唱形式已越来越少,其余形式也呈现衰落状态。
一、“萨”的音乐形态及其价值
在苗族地区的集体农耕形式趋于成熟时,人们在集体农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 “萨”这一种歌唱形式,她最初是用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所以 “萨”的歌唱体裁多半都是反映劳动者在劳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萨”的歌唱体裁也从开始的单一变得复杂多样,同时也分为“韶唔”与“韶萨”两种唱腔,“韶唔”腔旋律高亢、起伏大、抒情柔美;而“韶萨”腔的曲调旋律则较为平缓、清丽婉转,既“平腔”,多用于陈述性歌曲。
1.音乐形态
许多苗族歌曲中,加入了很多词、衬腔、间腔,这些元素并非独立分离开来的,而是与主歌词相呼应,从而得到类似于多声部和声的效果。在湘西古丈县流传的一首著名的多声部合唱曲《细细摘来细细收》就是很典型的二声部作品,两个声部,各有各的主题,相互配合穿插十分巧妙。在一些特定节日,如“赶秋节”“四月八”等节日上,甚至还可以欣赏到运用衬腔与唱词相交替相混合的三声部、四声部轮唱的音乐作品,这种苗歌演唱一般演出者会达到十五个人以上,并且根据年龄性别排列成二列或?瘟醒莩龆游椋?这种声部演唱结构突破了中国传统少数名族音乐的原始格局。
在研究中发现,湘西苗歌普遍节奏都比较自由,难以找到其中的规律,类似于散拍的形态,但根据对苗族人的思维形式进行了解之后发现,其实苗歌都存在着其特定的节拍规律,但通过表演者根据歌曲内容需要的即兴发挥,使节拍显得复杂多样。在一般的苗族多声部歌曲演义中,较常用的节拍力度为:强、弱、强,与我们平常习惯运用的西方音乐节拍规律有着明显不同。
2.价值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普遍以横向发展的单声部旋律曲线较为发达,二声部及以多声部的音乐作品较为少见,而“萨”的演绎形式却以多声部组合为主要形式,如苗族祭祀歌曲,酒歌,婚假歌等等,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萨”的歌词相当于一部苗族人民生活发展史,苗族以群居的方式居住在重重高山当中,受外界的影响极少,外界对其的发展过程了解更是微乎其微,苗族是一个无文字无典籍记录的民族,而“萨”的歌词都来自于苗民的生活,恰巧反映出了这个民族不为人知的发展过程。正因为“萨”的价值之高,影响之深远,在2008年,湖南省吉首市申报苗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把湘西苗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萨”的传承现状及紧迫性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当地民众对音乐这类精神文化的需求与审美观也发生了很大地变化,整个音乐市场以至于文化市场也随之转型。
1.传承现状
随着人民逐渐认识到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参与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才使得大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得以重见天日。近些年国内外学者纷纷走进苗族聚居地进行考察研究:2015年4月6日在贵州举办的《苗族龙文化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对苗族原生态音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由湖南省歌舞剧团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舞剧《翠翠》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剧中作曲家杨天解先生充分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素材而创作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对湘西民族音乐的一次极佳的挖掘和传承。不仅如此,苗族音乐也很早就引起了许多国外学者的兴趣,并做出了一些有益地研究,1981年10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召开的西方苗族研讨会上,就对苗族原生态音乐做出了研究并发表文集《苗族在西方》。
2016年11月份,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再次赴湘西花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涉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MobileFlow-大模型驱动的终端自动化测试新范式-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OPPO企业AI赋能研效提升的应用与原理解析-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学习项目二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七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教案(表格式)(2024新版).docx
- T∕CACM 1090-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docx VIP
-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谈谈个人见解与感悟.docx VIP
- 新解读《GB_T 35070.3-2018停车场电子收费 第3部分:交易流程》.docx VIP
-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98期):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pdf VIP
- 字节跳动 研发效能提升之道-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