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功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石膏功效

生石膏的功效(介绍生石膏的药性) 甘淡微辛,大寒,而入足阳明,兼入手太阴、少阳。质重降火,气轻泄热,为伤寒 热表里不解、热郁烦渴专药。煨熟则不伤胃气,但可清火,不能泄热为异。 清代名医陆懋修云 “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陈士铎在《本草秘录》中指出 “石膏救死之药也,用石膏能变死为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石膏组方有20方,最大剂量为1斤(约合现在250g),广泛用于外感及杂病。汉后历代医家多秉承前贤经验而各有发挥。将其归纳为12大功用,现叙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解肌发汗,主温邪郁肺 《名医别录》论石膏“解肌发汗。”后世医家张锡纯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发现石膏确有此功效。并明确指出 “解肌者,其力能达表,使肌肤松畅,而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也,其解肌兼能发汗者,言解肌之后,其内蕴之热又可化汗而出也。”张氏治温病初得,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 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大热者,即用石膏粳米汤,生石膏60g,生粳米75g,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张氏治一初春得温病患者,前医以温药发其汗,然汗出而病益加剧。其凭脉察证,投以大剂白虎汤加连翘、蝉衣,“服药后遍体得凉汗而愈。”孔伯华在《石膏药性辨》中指出 “石膏是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有解肌发汗的功效。  2.清热泻火,主气分大热 《名医别录》谓 “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所以伤寒阳明病,或温病邪在气分,症见壮热汗出,烦躁口渴,脉洪大等症。重用石膏寒凉撤热,除热盛之烦躁 配知母苦寒而润,清热养阴,治气分烦渴。柯韵伯指出 “石膏性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能沉内,辛能走外,此味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 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用为臣。”用白虎汤清热泻火。  总结历代名医如余师愚、江笔花、顾松园等之论述,白虎汤中生石膏当重用并先煎。张锡纯力主石膏必须生用,煅用内服有毒。近贤黄汝绍善用本方,更重用生石膏。除阳明气分高热,救垂危之证。  3.清肺平喘,主肺热实喘 《名医别录》载石膏能治“腹胀暴气,喘息咽热。”所以肺热喘嗽者多用之。风寒化热,热邪壅肺,肺气闭塞者,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姜良铎教授指出 “清热指清肺气之热及痰中蕴积之热。根据“热”与“痰”的侧重而决定生石膏与麻黄的用量。重用生石膏直清里热,伍麻黄开泄肺气,止咳平喘。临床应用本方宜轻用麻黄,重用生石膏。麻黄与生石膏之用量为2 10,如热重者,石膏还宜加重。”《金匮要略》中有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喘而烦躁,重在加生石膏去烦热,清肺中蕴蓄之热,以治寒饮挟热之哮喘。  4.清热止痛,主胃火疼痛 金元张元素《珍珠囊》言石膏“止阳明头痛,牙痛。”手足阳明交会于头面,循额上头。宿食内结,七情内郁,外感六淫,化火生风,循阳明经脉上攻头目,而致阳明经气不利。石膏甘寒,独入阳明,清阳明实热,质重以降阳明之火。清透肺胃邪热,尤长于止胃火热痛。元罗天益《卫生宝鉴》以石膏配川芎、白芷等份为末,茶清调服,治阳明头痛。明董宿《奇效良方》以石膏、炒牛蒡子各等分,为细末,每服6g,食后用温酒或茶清调服。治偏正头痛,连目睛痛。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玉女煎,用石膏15g,熟地30g,麦冬6g,知母9g,牛膝9g水煎,温服或冷服。治胃热阴虚,头痛,牙痛,舌糜烂,牙龈肿痛,鼻衄等症。《保寿堂经验方》中用煅石膏30g,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15g为末,日用揩牙,治胃火牙痛。因此,石膏被誉为“治头痛,牙痛之要药。”  5.透疹化斑,主温热病痧疹,发斑 石膏辛甘性寒,质重气浮,入于肺经,既能清泄肺热而透疹,又能清泄气分实热以解肌,入于胃经清泻胃火而化斑。斑发阳明肌肉,逼迫营血外达,偏里热毒深重 疹发太阴肺经,波及血络,偏表热毒轻浅。《本草备要》言石膏为“治斑之要品。”疗温病高热发斑,或皮下红斑如绵纹,神昏谵语,妄狂不宁,舌质绛赤而干晦,或生芒刺,舌苔黄褐少津,脉细数。所以用《温病条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元参、水牛角粉、白粳米,清气化斑。  《证治准绳》中防风解毒汤,生石膏、知母配防风、荆芥、薄荷,清里热,解表透疹。《医学广笔记》中竹叶柳蒡汤,石膏、知母配竹叶、西河柳、薄荷、蝉衣、牛蒡子、荆芥,宣泄肺经风热,解毒,透发痧疹。用于痧疹初起,表症不解,疹发不透,热甚伤津之证。  6.清热解毒,主时行瘟疫 生石膏之清热解毒作用,自仲景后被后世医家所证实。《药性论》谓石膏“解肌,出毒汗。”《景岳全书.卷之49》云石膏“主热发斑发黄。”清代名医余师愚擅用石膏治疫病,曾指出 “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的临床经验之谈。其在《疫疹一得》一书中50证所用诸方,多用大剂量生石膏。其创制的治疫名方“清瘟败毒饮”,即重用石膏180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