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芪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
关键词:黄芪;病虫害;发生;防治
定西市为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各类名贵中药材300多种。近年来,当地政府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种植、加工、流通标准化。目前,中医药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贯通一、二、三产,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A.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 (Bunge) Hsiao]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等功效。黄芪含皂甙、 HYPERLINK /view/84040.htm \t _blank 蔗糖、多糖、多种 HYPERLINK /view/15155.htm \t _blank 氨基酸、 HYPERLINK /view/8114.htm \t _blank 叶酸及 HYPERLINK /view/38906.htm \t _blank 硒、锌、铜等多种 HYPERLINK /view/42623.htm \t _blank 微量元素。2010年,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达26.3万亩,占全国的40%。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黄芪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黄芪病害
1.1黄芪白粉病
1.1.1症状 黄芪白粉病主要危害黄芪叶片及叶柄、嫩茎和夹果。罹病初期
叶片两面生白色粉状斑,后期呈近圆形粉末状灰白色每层,为病原菌的菌丝体。发病严重时叶片呈黄褐色,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叶片和茎干同事受害,则植株枯萎死亡。
1.1.2病原 病原物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
1.1.3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闭囊壳岁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翌年5~6月在适宜条件下,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首先感染2年生黄芪植株,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8~9月病情严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形成子囊果,随病残体落入土壤越冬。重茬或者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的地块发病较重。栽培管理粗放,施肥浇水不当尤其是施用氮肥过多,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1.4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实行轮作。田间发现发病植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忌连作,尤其不要与豆科植物连作。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③药剂防治。在黄芪白粉病易发地区,可在播种期没667m2施用70%敌克松粉剂2Kg加入适量细干土撒入畦内,轻耙使之与土拌和,进行土壤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2000倍液灌根,有较好的效果。发病期可用25%粉锈宁WP800倍液、50%多菌灵WP500~800倍液、75%百菌清WP500~6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SC200倍液喷雾防治。用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2黄芪根腐病
1.2.1症状 为害黄芪植株的根部。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初期生长点萎蔫,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株怔住萎蔫,最后全株叶片脱落、枯死。发病后期,植株侧根腐烂,极易从土中拔出,茎基部及主根上有红色条斑或纵裂,根部及茎部横切面维管束呈褐色。
1.2.2病原 普遍认为该病主要病原菌是茄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其次是串珠镰孢(F. moniliforme)、木贼镰孢(F. equiseti)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2.3发病规律 镰刀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活动等传播,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基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先抽个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土壤黏重地块易发病。4月中旬发病,6~7月连阴雨后转晴,气温突然升高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