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历铁路浊水溪桥
地
方
歷
▲ 第一、二代的橋墩猶保存在溪水中伴著電氣化的第三代橋 史
鐵路濁水溪橋
建橋之因素相當明顯。 是多麼的不易,但如改在隘口地方建橋,
■文.圖/林立惠 由最早的縱貫公路(台一線)與鐵路 長度少了一半,是容易多了。
來看,從基隆開始,鐵路與公路是並肩而
三代橋
行的,也就是公路經過的地方,必也是鐵
遷就濁水溪
路經過的地方,就是竹南與彰化之間分為 由於濁水溪橋是建在二水「鼻仔頭」
鐵路濁水溪橋是在二水站與林內站之間橫跨於濁水溪上的一座大橋,也 山線與海線也是一樣(山線鐵路今稱之為 與雲林縣林內鄉觸口之間的隘口,所以二
就是濁水溪衝破八卦山脈流入平原的隘口所在,橋的兩端分別是八卦山脈的 台中線,公路則編為省道三號),唯獨員 水人就稱之為「鼻仔頭大橋」。第一代橋
尾稜,二水鄉的鼻仔頭及林內鄉的觸口山,橋長約一千二百公尺。 林與斗南之間,鐵、公路是分家的。 是完成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這也是
鐵路之所以由二水與林內之間穿越濁水溪,再到斗南與公路會合,是有 依常理來判斷,日本以軍事手段統治 濁水溪下游最早的一座大橋,全長一千二
一段傳說。 台灣,豈有因民間的反對就改變政策的道 百四十多公尺,由三十一座橋墩連接而
日據時代興建這條南北縱貫鐵路時,原本欲和公路(今之台一線)一 理,或許地方士紳反對是事實,但最後改 成,橋上搭建有拱形鋼樑,所以又稱之為
樣,由員林、永靖、北斗、溪州,然後穿越濁水溪經西螺、到斗南(或斗六 變路線的真正原因應是遷就濁水溪建橋之 「濁水溪鐵橋」。
而斗南),但因北斗地方士紳以會破壞「地理風水」為由反對,才改由今路 方便,而非地方士紳反對之故。 第一代紅磚砌成的橋墩在南岸留下一
線,也因此多繞了約十公里的路。由地圖上來看,員林、北斗、西螺、斗南 日據時代工藝科技不若今日進步,尤 座當歷史見證,屹立在河床上,四周均已
約略是一條直線,但員林、田中、二水、林內、斗六、斗南所圍成的卻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