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实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化学实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化学实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化学史实中的实验过程及现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提到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化学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科学史,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但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化学史实的教学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对化学史实中某些实验过程及现象进行描述,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极大地激发学生动脑思维、动手实验和渴望创新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空气时,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发现史;学习氢气时,介绍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某些金属与酸(无强氧化性)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的方法,在工业上虽无实用价值,但却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的极为简捷的方法;学习王水时,介绍丹麦著名物理学家波尔是怎样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在学习磷时,介绍法国人布兰特是怎样发现磷的,等等。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论证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替代的。 例如,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我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和久置的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①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③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我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沉淀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能得到Fe(OH)2白色沉淀并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 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答案是合理的,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封闭性习题的挑战,这类习题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去分析、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师应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某无色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给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我适当提示,学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比较后,给出了以下几个合理简便的方案: 方案一:取一只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这是取样检验的常规方法,后面表述用“取样”),往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如果加水后,试管内的液体不分层,则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方案二:取样,向其中加入少量的四氯化碳或苯,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说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方案三:取部分试样,用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2―3滴到无水CuSO4固体上,观察白色固体上是否有蓝色出现,若有变化,则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四、开展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