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游戏中蕴藏科学原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儿游戏中蕴藏科学原理

少儿游戏中蕴藏科学原理午休,被邻家的几个学童吵醒。无奈起身,外出察看。原来他们在玩一种卡片游戏,或指责对方犯规,或为赢了对方高呼,故此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游戏卡片印刷精美,阳光下反射着不同颜色的迷幻光彩,画面上印有神话人物,亦有科幻人物,玩法倒是简单:玩者各持卡片贴墙,松手后,卡片自然垂落,距墙远者覆盖在另一张卡片上,用手指按压卡片,能翻转者,判其赢。 卡片玩法的制胜法宝其实就是杠杆的原理。两张卡片叠在一起,动力臂越长,就是找两卡片重叠部分最大的区域用力按,卡片就弹得越远,翻转的几率就大。我将此法传授给其中一人,果然奏效,一连赢了好几张。 现在的儿童游戏,从“枪械”到“四驱车”,从孔明灯到风筝,从溜溜球到花灯基本是花钱买的现成玩具。由此,回想自己儿时的游戏,四时不同,因受家庭经济所限,都是自己创造的。 春天,到了能穿单衣的时候,我们便养蚕。把从小伙伴那儿要来的蚕子,用棉花包好,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孵化,从蚁蚕出卵,到“上山”结茧,再到成蛹化蛾,仔仔细细地侍候蚕的一生,一个春天可以养两个轮回。 我们也放风筝,一根筷子,一张纸,几根稻草就可以做一个“扁扁瓦”,飞得又高又远。 天气逐渐转暖,我们的游戏有了新的目标――养麻雀。30年前的农户,多数是草房,屋檐低矮,是麻雀做窝的理想场地。两个小孩搭人梯,一伸手就可以顺利从屋檐缝里拿到麻雀蛋或没有长毛、没有睁眼的小麻雀,我们称之为“肉雀儿”。尽管我们费了心,用从菜地里找来的小青虫来喂它,但从来没有养活过它。 夏天,是我们游戏项目最多的季节。那时学生功课非常简单,好像书包里只有语文、算术、美术、自然、写字几本书,从来没有练习册。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完成家庭作业,而是挑猪草。挑猪草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什么灰灰草、瑟瑟珠、节节高、马菜等不下百种。挑猪草时我们还干别的事,捉蛇、围坝取鱼、钓青蛙等,不一而足。这让我们从小就了解了黄鳝的生活习惯、青蛙和蟾蜍的区别。我们还会把蜘蛛网绞在竹竿的顶头上粘蝉,由此知道了蝉的各种生活习性。 秋天,是农家收获的季节,我们常跟在大人后面干农活,收山芋、拾稻谷、拔萝卜。这个时候我们会做一种简单的游戏,找一支圆珠笔,卸了笔头和笔帽,只取中空的笔杆,用笔杆的两头在山芋上用劲一按,再拔出笔杆时,山芋肉就陷在笔杆里了。我们再找一根比笔杆细的推杆,对着一头的山芋肉猛推下去,另一头的山芋肉就会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发出“卟”的一声响。小伙伴们最喜欢比谁的“子弹”射得远,一只山芋被我们挖得百孔千疮。 冬天的夜晚,我们在皎洁的月亮下躲猫猫,在空旷的打谷场上玩这个游戏和现在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玩,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到了腊月,年味渐渐浓了。我们会围着“火药”想着花样儿玩。做“手枪”,做“链条枪”。“手枪”是用车轮的辐条做成的,把辐条弯成手枪的样子,把辐条的螺母固定好,缠上橡皮筋,一把“枪”就成了。在辐条的螺母里放上一颗“炮竹子”,扣动扳机,就发出“嘭”的一声响,其原理和发射真枪是一样的。“炮竹子”是要花钱买的,尽管一版100颗只需几分钱,但我们常常连几分钱也没有,我们就做复杂一点儿的“链条枪”。链条枪用火柴也能打响。家里再怎么困难,火柴还是要用的,这样我们就不用为“子弹”发愁了。 正月里玩灯,从破芦竹开始,扎、糊,到最后制成亮堂堂的兔灯、飞机灯,全是一个人动手完成的,现在什么玩具似乎都可以买现成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儿时的游戏内容虽没有完全淡出现代儿童的视野,但得来的途径已经大不相同。 扎制风筝让我们知道了简单的空气动力学。 挑猪草、干农活,让我们认识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他们的生长习性和组成。 我们在做“链条枪”的敲敲打打中,懂得了金属具有延展性,知道了火药敲击或压缩会发生爆炸。 “推铁环”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动态平衡。 养麻雀,让我们明白了,人类饲养野生物种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在做“山芋枪”的时候,体验到了压缩空气的力量。 我们在养蚕中知道了昆虫的变态。在中学的生物课堂上,当老师说美丽的蝴蝶是由可怕的毛毛虫变成的而引起城里孩子的一片惊呼时,我们心里在嘀咕,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青蛙让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蛇让我们知道了爬行动物的特征,我们还遇见过难得一见的蛇蜕皮。 儿时的我们究竟玩过多少游戏,已不能一一历数。等我们进入中学学习生物、物理、化学的时候,一些基础知识早在我们的心里有了响应,这也成了我最感兴趣的几门功课,即使到现在,《动物世界》电视节目依然是我的最爱。 但有一样,我们所做的任何游戏从没有得到过父母的赞许,也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同,他们把我们的种种游戏用一个字概括“厌”,而且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死皮死厌”。我们总是瞒着父母做。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有位做木匠的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