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 - 工会统计 - 全国总工会.ppt

就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 - 工会统计 - 全国总工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 - 工会统计 - 全国总工会

高管层的收入“黑洞” 根据国资委提供的数据,2004年至2008年,国资委监管下的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分别为35万元、43万元、47.8万元55万元和60万元,2010年75万元,年增长14.2%左右。 根据劳动工资研究所对沪深两市1205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数据分析,2010年薪酬最高的高管中国平安执行董事,税前薪酬1067万元人民币,为当年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7147元的287倍,列第二和第三位的中国平安董事长和中石油总裁,年薪也分别达到987.34万元和981万元,为当年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266倍和264倍。 问题和挑战 问题 法国前总统萨科奇:欧洲公司的高管与华尔街那帮人一样贪婪。 英国国会:对银行高管薪酬问题举行听证会 现代泡沫化手段掠人钱财于无形 ◎股票、期货、基金及其它金融衍生产品 ◎房地产泡沫 ◎对非大宗商品的炒作 问题和挑战 问题 ◆社会保险体系存在明显制度性缺陷 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保证可持续性的要求来衡量,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和运行中的问题,离发育成熟尚有很大差距。 ●部分职工还未进入制度覆盖范围。 ●不同单位、职业身份职工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存在较大差异。 ●制度分割,缺少人性化设计,跨省转移接续存在障碍。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依然存在,政府社会保障投入不足。 ●社保基金监督制度不完善,基金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职工对社会保障制度信心和信赖不足。 问题和挑战 问题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的事故总量最多的国家,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职业病的蔓延情况堪忧,职业危害研究落后。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重大精神性职业危害事故。 ●加工制造业员工加班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大. 问题和挑战 问题 工作时间与超时劳动 据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平均每周工作48.76小时,60.2%的职工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法定工作时间。 不按法律规定发放加班工资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全总保障工作部2009年问卷调查显示,在加班的职工中,只有55.2%的职工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领到加班费,25.6%的职工不能足额领到,12%的职工完全领不到加班工资。 工人年平均工作时间:美国1610小时(2006年),阿根廷1903小时(2005年),巴西人工作1841小时(2004年),日本1758小时(2004年),韩国1892小时(1996年),英国1489小时(2004年),德国1399小时(2004年),荷兰1389小时(2005年);中国2230小时(2011年),世界最长。 超时加班的危害有多方面:损害工人健康;就业“杀手”;全社会工资率(或劳动边际所得)下降,劳动份额不因提供更多劳动而增加。 对劳动者整体来说,加班收入并不增加劳动份额,是一种“零和游戏”。 问题和挑战 问题 ◆若干就业质量低下的边缘化群体的存在 失业者和“有工作的穷人” ●下岗失业人员 ●技能不足的农民工 ●困难国有企业的职工 ●灵活就业人员包括部分劳务派遣工和“城市蚁族” ●部分退休老工人 ●部分退休老工人 ●工伤致残人员 ●罹患重大疾病和遭受意外灾害的职工 问题和挑战 问题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我们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人工成本这一比较优势来获取较大的国际分工份额,以满足庞大劳动力大军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主导下,加上我国长期存在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这就注定“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很难得以撼动,从而对全社会就业质量的提升构成强劲制约。与此同时,我国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各项经济、法律制度尚处在从建制到定型的阶段,制度设计有缺陷、制度缝隙大、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大量存在,都会给就业质量的改善形成负向对冲。 问题和挑战 问题 ■已现端倪或潜在的挑战 ◆经济增长减速 ◆产业转型升级 ◆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 ◆中等收入陷阱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贸易保护主义 ◆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变化 问题和挑战 挑战 ◆经济增长减速 问题和挑战 挑战 ●以GDP年增长率8%为界线,增幅每提高1%,新增就业岗位约100万个;若GDP增长率从8%下降到5%,则会出现1000万人的失业规模。 ●幸运的是,劳动年龄人口数出现下降。 ●经过30多年的高速成长,今年GDP增长率维持在7-8%,应属常态。虽然今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源动力仍然强劲,但连续几年GDP增长率超过10%的“好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 ◆产业转型升级 ●客观动因:制造业人工成本升高 ●主观动因: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优化结构并消除经济泡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