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开发及使用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开发及使用摘要: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氢氧燃料电池实验在演示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可以从多角度演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的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
关键词:氢氧燃料电池;演示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1-000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原理和发展(如图1),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的一大特色与创新。但是学生针对这套装置提出两点疑问:(1)燃料电池要求从外界通入燃料,而该装置先充电,后放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能叫做燃料电池吗?(2)燃料电池放电时要消耗燃料气体,而该装置中看不到气体的消耗,如何来理解燃料电池呢?
2文献调研
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由P.W.阿特金斯、M.J.克吕斯顿著 庄宏鑫、王和春译的《物理化学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年)书中的一幅插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图2)。在这个燃料电池装置图中只有通入氢气的那个电极是碳极+铂催化剂,而通入氧气的那个电极却没有催化剂。书中另一句话“整个操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发氢气在电极上放出电子”。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我们虽然无法实现工业上的操作,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电解水时阴极发生2H++2e-→H2的反应,使多孔碳电极吸附大量还原性强、易失去电子的活性氢而得到活化的氢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
电解水时阳极发生4OH--4e-→2H2O+O2的反应,使多孔碳电极吸附大量氧化性强,易得到电子的活性氧,这就得到活化的氧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
由外界通入氧气和氢气形成的电极与由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形成的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在放电效果上有什么差异呢?同时,能不能在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看到气体的消耗――如气体体积的减少呢?基于上述疑问与思考,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如图3所示)来解决上述问题。
3实验仪器的制作
4实验操作步骤
(1)电极的制作: ①从一号电池中拆取两根碳棒,用水洗净,用坩埚钳夹住碳棒置于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后迅速投入冷水中,反复多次,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②将制好的电极塞入单孔塞。
(2)电池的组装:向上述演示仪中注入硫酸钠溶液直至电极管口,同时塞上插有多孔碳电极的橡胶塞,并使得电极管口没有空气残留。此时管中的硫酸钠溶液就被排入演示仪中间的贮液球泡内,但液面未能进入储液球泡上方的毛细管中。
(3)将电极3、4接在直流电源上,在电压8-12V下电解,收集一定量的氧气和氢气后,停止电解。同时在电极1、2处导入收集好的氢气和氧气,直至储液球泡中的液体进入毛细管一段高度。
(4)将电极1、2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有微电流产生)。将电极2、3接上音乐贺卡,发现发光二极管不亮(此时电池的电压低于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3、4接上音乐贺卡,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亮(电池电压超过其启辉电压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4、1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有微电流产生)。同时我们还能看见毛细管中的液面缓缓下降。
5装置改进的意义
(1)将电极放入装置中,通过排液法收集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增加了电极周围气体的浓度,提高了电压,延长了放电时间,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成功率100 %。
(2)利用电解产生氢气、氧气与外界制备好的氢气、氧气的不同组合说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的关键是活性氢电极(即电解产生的氢气中有活性氢)的产生。(如图4所示)
同时贮液双球泡上的毛细管中液面缓缓下降,说明氢气、氧气在被消耗。利用该装置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电极上使用催化剂和不使用催化剂的差异。
(3)该装置的灵活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步骤、阶段性的向学生逐步展示氢氧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编辑部.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42.
[2]P.W.阿特金斯, M.J.克吕斯顿著.庄宏鑫, 王和春译.物理化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354.
[3]段连运等译.化学与社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作文“春芽悄然冒出”阅卷手记_0.doc
- 材料作文“材料”构思演练.doc
- 材料作文“桥面及桥墩”导写.doc
- 材料作文“是非”写作导引.doc
- 材料作文“梦”导写及示例.doc
- 材料作文“梨树”及“苹果树”导写.doc
- 材料作文“清平乐.会昌”导写.doc
- 材料作文“演戏”及“看戏”导写.doc
- 材料作文“游向高原鱼”导写.doc
- 材料作文“炫苦哥”导写.doc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