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破诗歌鉴赏中作品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
突破诗歌鉴赏中作品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知识积累:
这个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具体地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从诗歌的“情点”入手。中国诗歌含蓄蕴藉,并不排斥直抒胸臆。诗歌一般先写景、叙事,再抒发情感,即触景生情,缘事抒情,所以很多诗歌透露感情的句子往往在最后,在尾联。
二、借助诗题、诗序等。诗歌的题目往往透露了诗歌的内容、范围、背景等信息,有些诗歌前面的序也从写作背景方面做了说明。如《扬州慢“黍离之悲”。
三、从诗歌题材的类别入手,题材相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有大致相同的一面。如①山水田园诗。往往通过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者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等。②军事题材的诗。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武之事,有的表现出戍边的艰辛,有的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有的表现出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有的则表现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③咏物诗。通过描写某种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借以抒发思想感情,有的表现出喜爱之情,有的运用象征、托物言志,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褒或贬等各种思想感情。④怀古诗。通过叙述登临凭吊之事,描写所见、所闻、所想,常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斗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还有的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⑤送别诗。亲人或朋友之间送别,有的劝勉鼓励、乐观积极;有的则缠绵悲苦,依依难分。⑥闺怨诗。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有的是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和战争的残酷。⑦羁旅行役诗。通常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人亲人、国都皇帝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四、从诗歌意象入手。诗歌中的很多形象具有某种稳定的特别的含义,如梅花凌冬傲霜的风骨,菊花临霜不凋的孤高等,历代的诗歌欣赏者在解读过程中不断感知和逐渐认同这种现象,终于使意象的鉴赏成为进入诗歌内在的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从知人论世入手。即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具体情况,特别要注意诗歌后面的“注解”。
六、从表达特点入手。有时诗歌的思想和观点是借助某些表达手段来表现,如象征手法、典故等,通过这些的分析也可以把握。
同时,对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的概括、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
设问方式:
在设题方式上,这部分经常出现的方式有:①判断式,诗中的某个词(某句、某联、词的某片、某首诗)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心情、心境、情感、内容)等,或者比较两首诗(或两首诗的某一部分)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②分析式,明确感情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③评价式,就是要求针对出题人或者某人对某诗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其合理性或错误性。
典型例题:
例1:(2007年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解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从一首律诗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来看,通常分两个层次,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抒情议论;从诗歌题目及诗前小序看,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自然要描述画面内容。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图画含义的把握和某人评价合理性的判断。第一问是第一小题的延续,如果能够从第一层中概括出“田园生活”,能够从第二层体会出“自然平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二问要通过抓住关键句“石吾甚爱之”、“牛斗残我竹”来把握情感。
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诗人对画内容的想象发挥,把画中的内容当成了眼前的现实,将景物写活了,生动有趣。
(2)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